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技能提升 产品热销 收入增加

农民借网致富妙招多

2022-11-08 11:28:49    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水果种植基地,果农和主播正直播推销冬桃。

房德华摄(人民图片)

 

互联网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促进农产品实现品牌化,提高农产品市场供需匹配度,推动更多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今,既要卖农产品,也要展示农产品的生长过程,直播、短视频成了乡村振兴“新农具”。有专家表示,电商、直播等平台直连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助推农产品扩大市场规模及销量,使大量特色农产品“可视化”,让中国乡村风土人情“被看见”,为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及收入拓展新空间。

“新集市”在线上

辽宁盘锦大米、山东青岛大虾、福建平和蜜柚、陕西周至猕猴桃、四川西昌“阳光玫瑰”葡萄……电商平台拼多多9月1日至11月30日上线“多多丰收馆”,投入50亿惠农消费补贴,补贴种类包括米面粮油、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涵盖30万户商家、超50万款优质农产品。“我经常在拼多多下单买水果,价格很实惠,新鲜又好吃,可以说物美价廉,我自己觉得好也分享给亲友,柚子、猕猴桃等已经回购多次了。”北京市民朱女士说。

“抖音电商平台里丰富的乡村类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生动展示了农特产风味及原产地风貌,吸引更多有需求的消费者下单购买。”抖音电商相关负责人介绍,抖音电商已助力超过28.3亿单农特产品销往大江南北,平台“三农”电商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过2873亿次,电商直播间里讲解农产品的时长累计超过3000万小时。

快手日前发布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快手农产品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在助农直播的推动下,中国涌现出山东临沂等一批特色的“农产品带货之城”,不仅加速了农产品的流通,带动农民致富,也丰富了城市农产品供给,让优质农货走入更多家庭,种子种苗销量走俏等农产品新消费趋势也引发关注。

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农产品网络零售增长显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4978.5亿元,同比增长3.6%,中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745.1亿元,同比增长8.8%。专家认为,互联网减少时空限制,让供需之间精准匹配,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降低了销售渠道的门槛。以往,农产品销售是农民比较头疼的环节,常有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小农户难以对接大市场的情况。如今,各类电商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的千家万户,极大缩短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线上“新集市”使得一批批特色农产品走出“深山”、走俏全国。

“新农人”当主播

在湖北省罗田县,燕窝湾村第一书记徐志新做起了助农主播,推广罗田板栗、茶叶等农产品,月销600多万元;在福建省屏南县,95后田小宇通过直播卖菌菇,带动其他菌菇种植户收入翻番;在四川省泸州市,村民吴秋月擅长拍摄视频,将一块小小高山萝卜干做到月销10多万斤;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小伙子“太平”经常拍摄乌拉盖大草原的辽阔风光和牛肉干的制作过程,他卖的牛肉干受欢迎,年销售额数百万元……在“新农人”的努力下,农货的销路拓得更宽广。

据了解,90后已经成为电商“三农”带货达人里的主力军。为助推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电商平台的“山货上头条”助农项目深入福建、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对多地“新农人”和农货商家开展了电商带货培训,并建立长期运营扶助模式,让他们成为连接农特产品和全国消费者的重要纽带,有效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关注度。

有网友说,今天的短视频平台不只是农产品集散市场,还是农业学习平台,成为农民“学技术”的重要渠道。“怎么施肥作物才能长得好”“猕猴桃种苗怎么培育”……在短视频平台,有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专家讲授实用的农技知识。例如,有着近20年苹果种植经验的农业专家陈厚武,2018年开始在短视频平台教农民种植苹果,几年时间里,粉丝量超过60万,大批农民通过他的线上指导,使自家苹果产量、质量大幅提升。

无论是拉动农产品供需的消费力,还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生产力,直播、短视频正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红利向农村地区延伸。只有培养出更多既懂得生产优质农货又了解消费者需求的“新农人”,才能让农产品销售“叫好又叫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东升说,“直播+短视频”通过供给来创造、刺激需求,短视频新业态的实践,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就业质量,增强他们创业、就业的灵活性,也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的产销对接。

新农村活力足

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带来城乡双向消费交流互动,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政府、企业等多方参与农村市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助力农产品向外地销售。各大电商平台将物流、供应链等不断向下延伸,通过技术输出、品牌赋能、渠道拓展等措施,有效促进农产品上行。

专家指出,在数字乡村建设中,还有许多“硬件”和“软件”短板待补。例如,要推动数字技术和农业结合,加快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并将农业和电商物流体系对接,打造更完备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加强数字乡村建设还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农机装备、信息系统、数据资源难以互联互通等问题,助力推动乡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

国家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9月公布的《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在农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面,重点开展智慧种植标准、智慧畜牧标准、智慧渔业标准的研制;在农村电商标准建设方面,重点开展农产品电商仓储物流数字化标准、农产品电商交易标准、农产品电商数字化质量认证标准、农产品冷链标准的研制。

“要提高农村物流的配送水平,进一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满足农民的生产、销售及消费需求。还要提升农产品标准化、多元化、品牌化水平,让广大农民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中获益,通过就业带动增收,进而提高生活品质。”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完善农产品安全追溯监管体系;提升农产品物流配送、分拣加工等电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智慧农业供应链体系;培育更多优质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品质化、品牌化发展模式。(海外网 李雪钦)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秋粮丰收又一年
下一篇:江西南丰:“特聘村主任”成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冬季取暖设备如何放心选安心用?

冬季取暖设备如何放心选安心用?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