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国农科院发布十项标志性科技成就和十项标志性改革举措,旨在进一步鼓励该院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原创性、高水平科技创新活动。
十项标志性科技成就分别是:作物组学和遗传学突破性新发现成果累累,挑战传统科学认知;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日趋完善,“虫口夺粮”保丰收;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技术迭代升级,守牢粮食生产“命根子”;农业绿色技术与产品推陈出新,留住老百姓“金山银山”;高致病性禽流感阻控成功,“人病兽防”体系引领全球;口粮新品种“量”“质”齐升,装满中国人“粮袋子”;高油油菜、优质蔬菜等助力三产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突破性国产家禽品种接连审定,中国人餐桌摆上“中国禽”;专用化大型家畜品种自主培育,“卡脖子”时代一去不返;农产品检测“驶入高速路”,老百姓看得清楚吃得放心。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表示,十年来,中国农科院把科技支撑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种子和耕地两大要害,部署推进“强种”“沃田”系列科技行动,有效支撑了保障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丰”。
张合成介绍,中国农科院全力支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口粮与谷物高产优质技术攻关方面,水稻育种实现品质大幅提升,“华浙优261”大幅度提高了超级稻食味品质的优质化率,“中嘉早17”年应用面积稳居南方稻区第一位。小麦育种突破高产优质兼容瓶颈,优质强筋小麦“中麦895”累计推广5100多万亩,灌浆速率、耐热性居黄淮麦区主栽品种首位。“中麦578”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841.5公斤,面包品质达到进口优质小麦水平。玉米密植技术连创高产纪录,亩产最高达1663.25公斤。大豆品种“中黄13”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稳居全国推广面积之首。
在耕地质量保护和用途管控能力方面,中国农科院科技支撑东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盐碱地、设施农地和后备耕地等“七块地”质量保护与地力提升的能力大幅提升。集成典型红壤农田酸化综合防控技术,六省大面积示范,实现粮食增产12%以上;创建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示范区水稻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建立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关键技术,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2%以上,增产5%以上。全域高精度数字化土壤监测系统全面建成,实现农田利用“天上看、网上查、地上管”,为高标准农田用途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张合成介绍,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取得多项新突破。派出700多个专家团队、1.2万人次科技人员,辐射带动4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推进共建11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创新开展“田间课堂”,形成科技助农“桦川模式”。有针对性地派出一流的科技专家,被老百姓称为“土豆姐姐”的金黎平、“蘑菇姑姑”的张金霞两位科学家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一批帮扶专家被誉为“林果县长”“牦牛妈妈”“桃花皇后”“茶叶博士”。
当天还发布了中国农科院十项标志性改革举措,分别是:破除科研“小、散、弱”,支部建在团队上,构建重大任务制,举院之力抓大事,创新联盟一盘棋,引育并举聚英才,科技评价破“四唯”,科企融合促发展,开拓国合新格局,营造科研新生态。
“未来,我们要全力以赴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农业科技人才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和国家农业高端智库。”张合成说。(记者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