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86岁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

一天也离不开玉米

毕京津    2022-09-23 10:03:09    人民日报

 

 

“现在你们才去赶冬天在海南过春节的时尚,我已经这样过了50多年啦!”提起“南繁”的苦和累,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程相文这样打趣道。育种近60年,程相文往返鹤壁、海南,走过的路程可以绕地球7圈。

“你是学农的大学生,能不能让地里多产粮食,我们好吃饱啊!”1963年,大学毕业、到河南浚县担任农技员的程相文参与救灾,老乡眼泪汪汪的一番话,让他至今难忘。彼时,当地玉米亩产只有百十斤,“种子差”是病根儿。

“加快选育速度,早一点让乡亲们用上良种!”第二年冬天,程相文一根扁担挑着上百斤重的种子、行李和全县人的希望,独自一人来到海南崖县(今三亚),开始第一次“南繁”育种。

开荒、建房、播种、施肥、育苗……热带蚊子多,他就在身上、头上套个麻袋睡在田埂上,听到响动,还要抄起铁锨,驱赶啃食玉米的野猪、老鼠;青苗缺肥,他一天三四趟,往返几十里地担回肥料。花粉存活时间仅有6个小时,授粉必须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进行。这时的海南,地表温度可以达到40多摄氏度,当地老乡都躲在家里不出门,可程相文依然往密不透风的玉米地里钻。尽管条件艰苦,但在程相文眼中,这里是“育种天堂”。

这一年,他从海南带回了自己培育的第一批玉米杂交种子,经过在浚县当地种植,亩产从100多斤一下子提高到五六百斤。乡亲们都说,“小程带回来的是‘金豆子’。”南繁大获成功,备受鼓舞的程相文在此后50多年里,始终坚持南繁北育,累计引进和选育了3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亿亩。他培育出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带来经济效益上百亿元,并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这辈子,干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已经86岁高龄的程相文依然参与南繁,经常一头扎进玉米地里七八个小时不出来。他说,“这辈子不想其他,就搞玉米了!”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庆云:欢歌笑语庆丰收
下一篇: 棉花是最美的那朵花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