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江北区慈城镇的云湖上游,环湖坐拥南联、金沙、公有、五联四个村,曾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开展抗日救国运动的阵地,生态环境无与伦比,但由于地处偏僻、生态保护任务重,经济发展一度举步维艰。绿水青山怎么样转化为金山银山?近年来,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似的四个村,抱团组建“环云湖”党建联盟,通过电商直播让云湖上“云”,尝试走出一条库区共富路。
据了解,2016年,形成环云湖片区后,慈城镇专门制定一体化发展规划,统筹的是片区内土地、资金、项目等要素,具体发展则错位互补,一村一特色,一地一风景。坐在一条板凳上后,各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有村建“两新红领学院”,带活民宿经济和农产品销售;金沙村打造开放式红色纪念馆,推出初心之旅;五联村引入茶叶合作社,开发荸荠种杨梅;南联村落地区域党群服务阵地,引进高端民宿。
这么多产品,如此好风景,如何卖出去,如何卖高价?今年,党建联盟继续实体化运行,整合直播基地、“两新红领学院”、优质特色农产品等资源,建立“导师带主播、主播带农户”的“三级帮带”机制,一周一播、一月一专场。不少过去默默无名的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了畅销网络的香饽饽。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直播带货,还要培养本土人才,并对供应链能力进行提升改造。对此,云湖四村开展了十多场培训,选品怎么推、脚本怎么写、美图怎么拍、包装怎样更精致、传播何以更精准、售后如何更完善,实战实操,带出了一批“拿得了锄头、玩得了直播”的农民“网红”。
除了卖产品,直播也能卖风景。王少华9年前回乡创业,开办“老樟树”民宿,去年,她将公司更名“乡遇文旅”,经营内容更多元,主要就是直播售房。“现在,直播转化而来已占到预订量的七成以上。本身,这部分客源年轻时尚,消费力强,传播力强,如何针对他们量身定制产品形态,显得至关重要。”王少华告诉记者,近两年,她正努力打造“云上音乐节”进行引流,再将民宿、风景、农产品等打包成一种生活方式,拓宽拓深“直播经济”新内涵。
数据显示,云湖四村共唱“直播歌”成效显著。疫情期间,该直播间推出的农产品“爆品”达30多种,并带动周边民宿业和旅游业复苏,此外还对接金融保险公司,推出“太爱萝卜”项目,提供从种子到后期包销全链条服务,3年累计销售10万多斤萝卜,帮助村民实际增加收入40多万元。(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