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将农业产业园作为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重要载体,着力探索农业产业园带民致富路径,并通过延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使龙头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入股、订单农业、农民就业创业、秸秆收储、三产带动、金融支农等多种方式联结,探索建立了八种模式联农带农机制,共带动4.91万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带农模式有大户承包型、合作经营型、家庭农场型和企业带动型等四种形式。2021年园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6.5万亩、托管面积达到22万亩,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69%。其中大户承包型为主要流转形式,占流转土地的80%。其次是合作经营型,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再次是家庭农场型,以家庭生产经营为主,通过较高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对土地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另外还有企业带动型,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发展规模高效农业。
土地入股带农模式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要求,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和充分就业村社建设,组建资产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劳务股份合作社,以此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入股获得分红。
资产折股量化带农模式将产业园各类项目在田间形成的资产拨付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移交至村、量化到人”要求,将项目资产足额追加到集体资产总股本中,集体成员持有的股份实现增值。
订单农业带农模式是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由各龙头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订单协议,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动农民增收。
龙头企业就业带农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产业园创建期内企业务工农民新增2000余人。
资源化利用带农模式是利用小麦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招商引资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3000余人,累计收入增加8000多万元。同时生物质燃尽的灰渣作为原料供应给有机肥生产企业。
小麦“三产”带农模式通过发展柳编、麦秆画、花馍、面塑和举办森林公园槐花节等多元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与更多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新乡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家,数量居全省前列。(徐祎生 秦保亮 韩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