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一届旱作生态草牧业发展研讨会在山西省朔州市召开。会议由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朔州市草牧业发展中心和山西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主办。会议针对山西特别是雁门关地区干旱缺水地少等特点,研讨发展旱作生态草牧业的方向、技术和模式。
据介绍,山西山多沟深平地少,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特别紧缺,发展旱作农业、旱作生态草牧业是破解土地制约和水资源制约的根本出路。山西全省草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左右,雁门关地区草地面积占全省草地面积的38.6%。
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充分肯定山西草业同仁的工作,认为山西将牛羊猪鸡草列为五大产业是一个巨大创新,建议将旱作生态草牧业作为山西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雁门关地区以天然草原的恢复和利用为主做大做强草牧业。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英俊认为牧草体系要围绕山西牧草产业发展和需求做好咨询建议、技术研发及示范推广。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畜牧兽医局局长谢卓指出旱作是山西的名片,发展旱作生态草牧业符合山西实际,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要提高草的社会认知度,在选育适宜草种、破解饲草发展制约因素、做大做强草业、发掘草原多功能价值等方面同时发力。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技教育处处长张绚强调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要对标国家高水平、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聚焦产业,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特邀专家在会上做了一系列专题报告,包括“山西省‘十四五’饲草产业发展规划解读”“我国生态草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山西旱作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生物降解渗水地膜与牧草种植”等。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还就旱作生态草牧业产学研结合、牧草高效种植与加工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交流。
研讨会后,领导和专家们深入朔州市骏宝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饲草种植和加工基地、山阴县惠牧源种养合作联合社的富硒有机旱作基地、平鲁区牧源草业公司的五万亩人工草场修复项目和优质饲草种植收储基地等草牧业企业生产一线开展了技术服务。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坚定了在山西开展旱作生态草牧业技术和模式研究推广的方向、信念和信心,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心中更有底数。
结合此次会议,山西省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负责人提出了发展旱作生态草牧业的四点建议。首先要打造和擦亮旱作生态草牧业新名片,破解山西饲草发展的土地和水资源制约因素。其次要开展以乡土草驯化、栽培和利用为核心的旱作生态草牧业技术和模式的联合攻关、示范和产业化。第三,要高度重视山西省特别是雁门关地区天然草原的恢复和利用,促进草牧、草林、草农等融合发展,真正做大做强草牧业。最后,要加强促进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推进山西省饲草产业“南北互补”模式,加快饲草区域流通,提高企业、农户等不同主体对牧草生产、加工、销售的积极性。(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