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四川珙县 探索农村“三资”智慧监管

王明峰    2022-08-22 17:13:17    人民日报

“村民只要在‘掌上村财’微信平台输入身份信息,有关代家村集体‘三资’(资产、资源、资金)信息就会一目了然;不会用智能手机也没关系,村里还有阳光公示栏、村级纪检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员,大家想知道什么都能来看、来问。”近日,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上罗镇代家村纪检委员韦涛先在手机上为群众演示操作,又带着他们去看公示栏上的内容。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珙县村集体经济收入从4274万元上升至6016万元,收入达10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翻了一番。集体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体量大,但村干部素质参差不齐。为解决“三资”监管中的难题,2021年以来,珙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基层“智慧监管”体系,拓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新路径。

珙县先后出台开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方案等措施,督促13个乡镇建立“三资办”,构建起“市、县、乡(镇)、村”四级监督监管体系。

“这张报销单写了烟酒,竟然审核通过了,肯定存在问题。”通过“三资”监管系统提示,珙县纪委监委发现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珙县巡场镇农服中心主任邱某在审核村级资金申请单过程中,审核把关不严,未及时发现鞍子村、兴太村等违规发放在职补助、购买烟酒等问题。目前,邱某已受到谈话诫勉处理。

珙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余洋介绍,珙县纪委监委还联合农业农村、财政等部门成立提级监督工作组,开展“三资”提级监督试点,目前已查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43件,采取组织措施6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产业兴 乡村美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17部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