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在苏南有一片桃园沃土,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饱满圆润、白里透红的水蜜桃挂在枝头,烂漫热闹,今年梅雨季雨水少,阳光充足,水蜜桃品质是近几年最好;
8月,在苏北亦有一片桃园沃土,宿迁市泗阳县,桃林枝繁叶茂,绿意盎然,秋桃错峰上市,游客提篮拎袋,三五成群,体验着采摘的乐趣。
……
蜜桃飘香产业旺,是江苏南北大地蜜桃产业的生动写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和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辛勤付出。
在泗阳县大康桃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桃园里,江苏现代农业(桃)产业技术体系的“桃专家”正给合作社理事长刘正军传授如何应对部分品种在生产过程中裂核问题的妙招。
“桃果已成为江苏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果树种,种植单产效益在全国靠前。”国家桃体系育种研究室主任、省桃体系首席专家俞明亮介绍,未来几年是江苏省桃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对传统产区来说,稳定生产面积、调优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关键;而对新产区来说,面对市场竞争,更需要从优化品种配置、改进经营模式等角度,提升桃果品牌、品种、技术的“综合素质”。
由于桃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方式和适栽品种因地因人而异,过去的5年间,国家桃体系和省桃体系的专家们精准施策,手把手开展指导,用科技引领桃农走上甜蜜致富路。
“扩建的52亩示范基地,增加了早熟桃的比例,早熟与中晚熟桃品种的种植面积稳定在4∶1。”经过国家桃体系岗位专家、省桃体系集成创新中心马瑞娟的指导,省桃体系惠山基地对桃园调整了种植情况,不仅实现了创收,还为桃农种植做了示范。
以往,桃果品种相对单一、熟期不配套,集中上市,盛夏出现无桃可售的“空窗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不同品种的桃果次第成熟,阳山水蜜桃的甜蜜口感得以为继。
在苏北,自2013年,泗阳桃种植规模陡增。然而,由于跟风盲目种植、栽培技术随意等因素,让桃农老乡吃了不少亏。
“什么?您让我砍去这一大半的树?”2014年,刘正军跟风密植,挂果后发现品种纯度低,狭小的株距、行间距让栽培管理十分困难。而2018年,省桃体系集成创新中心宋宏峰、沈志军提出的“隔株去株、隔行去行”指导建议,又让他心疼不已。
别无他法,半信半疑的刘正军只好对桃园进行改造,并根据建议引进了“霞脆”“金陵黄露”等优质品种,实行田间自然生草。两年后,满园树体基本成型,他的园区也成为泗阳县园相、栽培水平和经济效益一流的桃示范园。
“在泗阳,省桃体系就是我们的‘娘家’!”刘正军竖起了大拇指。不仅要挽救某一个桃农,专家们更希望桃产业整体良性发展,于是便与泗阳县决策层面“促膝长谈”,构建科学稳健的顶层设计,助力泗阳累计调整品种4000余亩,使熟期、类型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并大力推广宽行种植、桃园生草、长枝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传播现代绿色种植理念。
桃果上市季,一场场“桃擂台”也会在江苏各桃果产区拉开帷幕。“优质桃果评比的‘擂鼓’不能停,聚焦难点协同攻关的科研不能停,深入基层、服务桃农的脚步不能停。”俞明亮说,接下来,省桃体系将加快新品种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把分布在桃产业各岗位上的专家密切组织起来,开展桃园宜机化建园技术、高光效树形整形修剪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为江苏甜蜜的“致富果”注入更多科技力量。(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