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是一种优良的广盐性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研究员率先引进,并在90年代初突破了育苗关。在引进的初期,南美白对虾一直以海水养殖为主。直到90年代末期,由于偷死病严重危害沿海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水产界开始探索新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内陆淡化养殖由此应运而生。这种养殖方式,打破地域的限制的同时,也极大了提高了南美白对虾的产量。其背后,则是无数科研人的拼搏和奋斗,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科研人员,林蠡始终兢兢业业,在国外留学工作了10余年,在动物疾病和免疫学领域,披荆斩棘,深耕探索,载誉归国后,仍然坚守已拓展的科研阵地,继续从事动物疾病与免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及乡村振兴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创新——对虾的池塘淡化养殖
翻看林蠡的个人履历,其科研探索路径一目了然。其中,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尤为“闪亮”。作为科研工作者,林蠡的足迹走遍了广东、湖南、海南等地,不仅极大的推广了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业的技术,同时,还在国内率先建立对虾池塘淡化养殖模式。
“科研是为生产服务的。”林蠡对这句话有着更深刻的认知。因为,他用自己的技术,创造目前年产值近百亿元的南美白对虾养养殖产业。
作为科研工作者,林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领域,他相信,只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才能将所有的力量都发挥到极致。所以,他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大型农牧企业合作,如:和大北农集团公司合作,在湖南津市推广南美白对虾内陆养殖;和海南六壹对虾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推广南美白对虾内陆养殖。这些公司本身就有自己的养殖和销售渠道,不仅可以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快速推广养殖技术,还可以让对虾快速的走向市场。
当然,所有的合作都有一个前提:配套技术。林蠡围绕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健康模式,开展一系列配套技术研究,包括:南美白对虾淡化技术、内陆养殖的池塘水质调控技术、对虾应激防控技术等。
南美白对虾在海水繁殖,但是它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生理属性:在仔虾5期后可以通过一周左右逐渐淡化,可以在3‰左右低盐度养殖(在水的分类来看,3‰以下可以理解为淡水)。基于这个特性,林蠡教授创造性在国内率先开展南美白对虾内陆淡化养殖技术。该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海洋带来的“偷死病”病原的侵染,提高养殖成活率,而且还可以扩大养殖区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振兴——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
乡村振兴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农业面临调整结构、提质增效。有些农产品存在产量过剩,缺乏品牌,产业链条短,缺乏第一、二、三产融合等问题。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18年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目前,广东省已经立项建设近2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林蠡所在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训是“注重实验、扶助农工”,可以说学校自创立之日始,就重视扶助农工,重视“产学研合作”。并积极参与到了乡村振兴计划中。作为该学院教授,林蠡自然参与其中。
目前,林蠡教授不仅是广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水产疫病监测与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还是“广东省现代农业(水产)产业园”规划专家。虽然,科研和教学工作让他十分忙碌,但他还是充分利用工作之余,考察调研了广东21个地级市。并根据制约广东水产业的“卡脖子”技术和产业园的一、二、三产融合情况,开展水产产业园的规划。
现在,林蠡教授亲自主持规划并获批两个省级产业园:“中山脆肉鲩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汕尾市城区晨洲蚝产业园”,据估算,每一个产业园一二三产产值在30亿元左右,涉及60亿元产值,辐射带动农民增收15%,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在林蠡的心中,无论是水产养殖技术,还是布局产业园,其根本都在于提高中国水产的竞争力,让中国渔业提质增效,为市场与养殖间搭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带动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这就是林蠡教授的初心,亦是他不变的科研目标。或许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在水产养殖领域一路高歌,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到目前为止,他已主持30多个项目,包括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48篇,包括101篇SCI论文(JCR一区论文66篇),获批发明专利10件,出版专著4本。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面对荣誉,林蠡十分坦然,在他看来,科研就是永远向前看,唯有如此,才能在科研领域走的更加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