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菜农话变迁 且忙且幸福

2022-07-07 18:01:00    农民日报

河北省魏县德政镇后西营村是一个蔬菜专业村,被当地称作“鲜蔬小镇”。该村58岁的菜农刘振江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种了一辈子菜,卖了一辈子菜,一年四季围着瓜果蔬菜转,用一句话说,‘忙忙碌碌、开心幸福’!”

清晨5点,肤色黝黑的刘振江便来到瓜棚,为二茬甜瓜授粉、打叉。“我从小跟随父亲兄长种菜卖瓜。”刘振江回忆往事时说,为卖个好价钱,他十六七岁就经常骑自行车驮200多斤瓜果,到几百里外的黄河边去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饱穿暖都很难。改革开放以来,靠种菜卖菜不仅解决了温饱,还盖起了新房,给两个儿子操办了婚礼,如今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喽!”

“现在忙碌,比年轻时可强多了,村‘两委’组织乡亲们外出学习甜瓜、蔬菜种植技术,还专门聘请了技术员指导,忙时可以雇钟点工帮忙,不愁吃穿不愁钱,这是满满的幸福感!”刘振江一边干活儿,一边对记者说,“我7点回家吃饭,7点半骑电三轮把孙子、孙女送到‘第六小学’上学。8点再回到大棚里忙一阵子,10点就‘下班’。下午五六点接孙子、孙女回来后,再到田里忙活一阵儿,这一天就过去了。”

今年,刘振江种了3亩半优质甜瓜和5亩特色南瓜。二茬甜瓜快成熟了,三茬、四茬可以一直卖到中秋节之前。刘振江的儿子、儿媳外出务工,他和老伴帮着接送孙子、孙女,一家人各有分工,各自忙活,充实而幸福地生活。

“20多年前,老支书刘贵山就带领党员、群众,到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学习。从种植露地菠菜、白菜、白萝卜,到种植大棚蔬菜瓜果,村民的种植与销售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先进技术和生产模式,让大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去年担任后西营村党支部书记的刘江介绍。

后西营村有150多户700多口人,是一个平原小村庄。为进一步提高“鲜蔬小镇”发展规模和水平,新一届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800多万元,建设了50多个双层暖棚温室,提高果蔬种植管理技术;同时,组织菜农到周边考察学习樱桃、矮化桃等种植技术,拓宽产业发展路子。

2020年底,68岁的房书田把县城里的生意交给孩子打理,自己与老伴返乡,把自家4亩多田地改造成“暖棚”。为弥补房书田大棚种植经验的不足,村党支部组织了“技术帮扶小组”,从通风透光、温度控制、品种选择、施肥用药等方面,“手把手”进行帮助指导。房书田说,今年4个暖棚种了两棚甜瓜、一棚西红柿、一棚茄子,自己的管理技术越来越熟练,“收入也在汗水中不断增长。”

“县里支持建设了一个5000多平方米的玻璃温室大棚,将打造成全县蔬菜种植培育基地和乡村振兴的‘会客厅’,发展观光旅游和科技培训。”刘江自豪地说,该村是全县“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河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又处于“梨乡水城”水网和景观带的中心位置,发展休闲观光、体验采摘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蒿要领说:“下一步将在加强后西营村果蔬种植技术培训、提高致富带富能力上下功夫,加快建设蔬菜博物馆、新技术咨询推广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电商专业孵化中心以及配套设施,持续推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王德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五统一”服务节本 订单收购增效
下一篇: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