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时光匆匆,又到了夏至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90度,阳光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北端,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的日影最短。《恪遵宪度抄本》中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的意思是极致。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夏至时节,烈日炎炎,太阳是当然的主角,它将自己的火热毫无保留地洒向大地,展示着夏天的威猛和强劲,将世间生命的热情推向了极致。此时植物疯长,大地被绿色铺满。瓜果琳琅,蝉鸣激越,荷香清远。青蛙坐镇池塘,呱呱地开始大合唱。“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小溪变得豪迈起来,浩浩荡荡奔赴远方。
夏至的田野生机勃勃,新长出的秋苗享受着南风,沐浴着夏雨,可着劲儿往上拔节。江南的早稻开始抽穗,北国的棉田逐渐结铃开花。伴随着农作物的旺盛生长,各种杂草与害虫也迅速滋长蔓延。抓紧中耕除草防虫,是夏至时节非常重要的增产措施。农谚:“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所以,“夏管一张锄”“到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尽管热浪袭人,田间乡野随处可见不辞辛苦挥汗劳作的身影。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历来很受人们的重视。民间夏至习俗有祭神祀祖、吃面条、洗艾澡、给牛改善伙食(煮麦仁汤喂牛)等。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有尝新的意味,此时小麦已收获,新麦面擀成的面条格外香美。面条的长,也象征着夏至白昼时间长,日子长长久久。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唐代诗人权德舆的诗句告诉我们: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着,天上斗转星移,地上四季更迭交错运行。虽然夏日如烈火,却意味着阳盛之极必阴生。夏至之后,阴气开始萌动,预示着秋冬慢慢会到来。明代刘基因此感慨:“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情调偏于低沉。我更喜欢清人陈恭尹的诗句:“一岁算来今夕短,老夫犹为几回兴。”阴阳本是一体两面,相伴相生,其运动变化构成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四季更替,一个时节有一个时节的特点和魅力。当下,让我们接受并感谢盛夏的慷慨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