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如今在家里也能挣钱了。”日前,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石板村村民王孝棋站在自家猪圈前,高兴地向乡镇和帮扶单位的干部介绍他的产业,“只要精心管护,挣个一万多块钱是没有问题的。”
王孝棋一家3口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没能外出务工,因此家庭收入大大“缩水”。镇村干部和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帮助他申报了朝天区“低收入家庭产业发展到户资金”,并指导他制定家庭产业发展规划,养殖土鸡50只、生猪4头,种植大豆、玉米、蔬菜等5亩,预计增收19400元。
为促进低收入群众增收,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4月以来,朝天区积极谋划,创新举措,从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中安排265万元,实施低收入家庭产业发展到户资金项目,支持到户到人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低收入群众稳定增收。
根据《朝天区脱贫户、监测户中低收入家庭产业发展到户资金使用方案》,按产业发展种类、发展规模、发展目标制定补助标准,鼓励2021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0元、2022年预计人均纯收入难以达到8000元的脱贫户和监测户中有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农户,积极发展适合本地的,投入低、周期短、见效快的特色产业。同时,设置种植类、养殖类、其他类三大类别10余个产业项目,分别根据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制定补助标准,凡是按时按质完成产业发展任务的,每户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元的补助。根据前期摸排,锁定帮扶对象1188户,王孝棋是其中之一。
除了资金补助,产业发展还实行“保姆式”帮扶。工作队根据农户发展需求和实际条件,指导农户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督促严格根据规划开展实施。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脱贫户、监测户低收入家庭采取托管、代养、寄养等方式,将产业交由本村致富能手、新型经营主体等进行代管。抽调各行业技术专干、乡镇“土专家”组建产业帮扶技术服务队,建立技术需求服务平台,在线回应种管咨询、开展技术指导,不定期巡回进行现场教学。
广元市朝天区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1188户帮扶对象的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已全部启动,预计到今年年底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低收入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刘旭 何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