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疆天山北麓的沙湾市是全国第一批优质棉花生产县(市)之一,从2016开始连续多年承担自治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棉花产业作为沙湾市支柱产业,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棉花“白色经济”贡献了当地农民纯收入的一半。
近年来,沙湾市坚持质量调“优”、生产方式调“绿”、产业体系调“新”,积极开展棉花生产保护区和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创建,加快优质棉花全产业链布局,摸索出棉花生产“沙湾模式”,具体表现为“六化”,即规模化整地、组织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一体化盈利,全面提升棉花生产能力和发展水平。
推动土地流转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2005年开始,在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基础上,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以村为单位,采取土地互换方式,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全国各地探索土地流转的五大模式之一。土地规模经营为降低棉花生产成本、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有效对接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到“十三五”末,全市完成农村土地整合65万亩,其中互换土地22万亩、流转土地43万亩,占农民“二轮”土地承包地总面积的93%。
在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维护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沙湾市引导棉农采取土地生产经营权等农业生产要素入股、大户互助抱团生产等方式,将原先千家万户分散的农业生产者培育发展为以合作社为主的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纽带,增强了棉农市场话语权。目前,全市注册登记农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社843个,合作社成员近1.6万人,经营土地面积32万亩以上,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万多台(套),经营组织化水平进一步增强。
标准化、数字化推动棉花生产升级
针对传统棉花种植品种多、各环节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沙湾市将品质提升嵌入棉花种植、管理、采收各环节,提出棉花适宜品种“一主两辅”“六统一”(即统一品种、整地、播种、管理、采收、加工)标准化生产模式,同时加强农机农艺融合,集成推广超宽膜棉花种植等先进实用技术,积极推动棉花生产犁地、播种、植保、施肥、收获等环节实现机械化,特别是棉花机采率已达到100%。沙湾市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高永健介绍,2021年,“六统一”示范区的棉花马克隆值(A级+B2级)占比由原来的20%提高到60%;纤维长度达30毫米的棉花占比由极少数提高到13%,纤维品质综合评定由一般跃升至优级。
沙湾市率先成立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将大数据融入棉花产业,实现了棉田土地确权登记、优质棉溯源管理、棉花价格信息监测与发布等,为棉农生产销售提供信息数据支撑。通过积极拓展“互联网+”智慧农业引领工程,建设智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实施卫星遥感影像农情监测、土地墒情远程监测、智能自动化水肥滴灌、重大病虫害监测远程控制,推动棉花生产进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双泉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何洪涛说:“通过这些高科技设备,我们种地一年比一年省心、省工,每亩地能节省植保成本20元,节省用水20立方米。”
建立社企联结机制 促一二三产业融合
针对棉花产业链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沙湾市组建“农民+合作社+轧花厂+纺织企业”联盟,密切联结起上游种植、中游加工和下游纺织各环节,完善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进棉花全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提升了棉花产业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已建成棉花轧花厂43个,年加工生产皮棉35万吨以上;引进棉纺企业2家,已形成年产15万吨棉浆粕、15万吨黏胶短纤维、52.5万锭纺纱的生产加工规模。
依托棉花目标价格与质量挂钩试点,沙湾市从棉花收购环节入手,引导企业改变以往以水杂、衣分定品级定价格的传统习惯,把品质作为定价标准,探索建立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形成优质优价棉花市场价格体系。
通过规模化整地、组织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一体化盈利,“沙湾模式”帮助小农户对接了大市场,实现棉花产量和种植面积的稳步增长。“沙湾模式”也走向天山南北,为新疆棉花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棉花产业也成为当地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张帅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