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庐江县农村,目之所及,到处是“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广袤的田野里,农民正抢抓农时开展农事活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高标准农田的“标配”,现代农业装备已经挑起“大梁”,成为庐江农事活动的“主角”。智能化农机、遥感卫星、地面感应装置……当高标准农田“遇上”大数据、云计算等“黑科技”,庐江乡间沃野就变成了“聪明田”,而其中的“新鲜事”更为当地农民津津乐道。
田间满满“科技范”
在位于庐江台创园南圩村的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小麦标准化示范基地,不仅有一流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还配有病虫害监测点、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物联网监控系统等“硬核装备”,“科技范”十足。
据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胜介绍,公司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的不同特点,确定数据采集标准、时间,利用高清摄像机、智能传感及遥感设备等,实现对地块平整度、土壤墒情、土地肥力、作物长势、病虫害等级分布等情况的识别监测,经大数据分析后,为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提供技术指导。
“过去种田凭感觉靠经验,现在是‘用数据说话’,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增产高效。”华胜由衷地说,高科技有效实现农作物科学种植和管理,让农民挑起了“金扁担”,面对风险时更有“安全感”。
运用科技化手段赋能传统农业,庐江新农人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一块块高标准农田里处处涌动着蓬勃活力和崭新气象。
“云上巡田”好风光
田间管理“用数据说话”,已成为不少新农人的共识。在庐江县盛桥镇许桥村望湖家庭农场的水稻种植基地,几台旋耕机来回在田里穿梭、翻耕,为麦收后单季稻的机插秧做准备,整理过后的稻田平整有序。
“高标准农田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农场主张道书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前农田存在高低不平、层次不一、灌溉困难等问题。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机械化耕作水平,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这里的农机与其他农机略显不同的是,每台旋耕机的机身上都装有一个小小的智能终端和一个摄像头,它们能够详细记录农机的作业面积、轨迹、地块平整度等数据信息。
“我不用出门,只要打开手机App,动动手指就能看到旋耕机的耕作层有多深、耕作面积有多大、有无重复和漏耕的信息,干了多少活,干得怎么样,一目了然。”此时,张道书坐在智慧物联网系统监控室,查看当天的生产进度和农田土壤状况。
“智慧田管家APP能实时监控到每一台智能设备,机手可以根据数据反馈来进行操作。”庐江县农田建设管理科负责人卢昌照说,“最近几年,庐江实现了‘一个平台管农机’,提升了高标准农田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
从前“手忙脚乱”,如今熟练地“云上巡田”,自从整齐成片的农田配上智能化农机后,张道书就多了一份从容,也让他越干越有信心。看着界面上的自家稻田,这位农场主眼里满是丰收的期待。
田变智慧人变“懒”
高标准农田,农机应用,科技增收,现代农业生产的新亮点让人目不暇接。眼下,正值单季稻播种季节,在庐江县龙桥镇浮槐村种粮大户倪晋龙流转的高标准农田里,只见一架植保无人机在水田上空盘旋,实施水稻直播作业。
飞手调试好无人机的各项参数后,便将提前浸泡好的稻种倒进种盒内,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无人机腾空而起,按照既定航线在农田上空往返播种,所经之处,一粒粒种子均匀地播撒在稻田里。
“使用无人机水稻直播技术,播撒均匀,效率也高,一架无人机一天可飞播300多亩,确保了水稻播种按时足额完成。”倪晋龙乐呵呵地说,如今他承租的大部分农田都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种植,提高了田间作业效率。
为把田种好,近年来,倪晋龙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了解市场动态,学习先进技术,用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种粮手段,闯出一条致富新路子。如今他的种粮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从最初的收割机、运输机发展到现在的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各种现代化农耕机器样样俱全,大小农机具把院子塞得满满当当。
“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庄稼地越来越聪明,我们农民‘偷懒’也能迎来大丰收。”高标准农田、高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新农人倪晋龙们把这一切归结为: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庐江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浩深有体会,“接下来,庐江县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全面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强劲支撑。”(赵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