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水盼来喽!”连日来,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岐伯镇联合村洋溢着激动兴奋的气息。就在5月26日,武都引水工程二期仁伯支渠正式通水,看着村口仁伯渠里“哗啦啦”流动的清水,村民们奔走相告:“等水插秧的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说起联合村缺水,方圆百里没有不知道的。”联合村党委书记樊艳中告诉记者,全村耕地5056亩,其中有水田1090亩,用水全指望两个小型水库,常常是入不敷出,每年只有600亩能种上水稻。而且,由于水源不充足,有些水田本来应该浇3次水的,只能压缩到2次,水稻亩产比周边村子低不少。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还不到1.5万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听说仁伯渠要赶到5月底前通水,村民袁法仁早早地把自家种植的桑树砍了一亩多,为栽插水稻做准备。“旱地改水田,这以前哪里敢想哟。”袁法仁激动地说。
68岁的村民袁登仁也激动坏了。他家里三口人,十几亩地,常年靠种植玉米、中药材为生。“我已经十多年没种稻子了,每年都要买米吃,现在武引灌区把水引来了,今年一定多种些水稻。”袁登仁说。
农时不等人。这几天正是插秧的时节,村里的4名管水员忙得脚不沾地,既要协调上游来水,又要协调村民用水,一刻也闲不着。
盐亭县武引局供水股股长杜晓勇介绍,仁伯支渠全长32公里,涉及梓潼县和盐亭县,灌溉面积超过9万亩,其中盐亭县7万余亩。仁伯支渠的竣工,将彻底改变当地村民“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县里已经制定了仁伯支渠配套的农渠、毛渠工程建设规划,努力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用水难题。
据了解,武都引水工程是四川“五横六纵”调水规划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被邓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生态环保、城乡供水等功能,分为三期建设,建成后可灌溉绵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和南充市4市11县(市区)459万亩农田,供水区人口400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