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作为宝贵资源,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发展活力。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其重要性自无须多言。关键在于怎么让他们回得来、留得住,既能实现人生价值,又能有钱赚、有奔头、还体面。
浙江杭州下辖的众县(市、区)中,无论比经济体量,还是论区位条件,建德市都难有优势可言。但最近几年,当地乡村创客成群,光注册创业的返乡青年就有1791人,较为成熟的农创客则超过200人,绝对数和增幅都位居杭州前列。
城市化进程免不了“虹吸效应”。建德毗邻大都市,按理说,这种效应更显著。可该地扭转乾坤,利用交通改善带来的便利,以及乡村的美好环境与广阔空间,吸引年轻人跳回农门。人才回归背后,党委政府该如何创设平台,提供哪些服务?带着浓厚兴致,记者专门前往建德采访。
顶层:政策集成共发力
进入五月后,由建德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农业农村、人社、科技、商务等各条线相互协同,以及相关镇街都忙开了,大家集中围绕的一大重心就是6月6日的“农创日”。官方十分重视,创客们也将其视之为自家大事。采访座谈间隙,他们当场开起小会,商讨伴手礼事宜,以为节日添彩。
在建德,“农创客”很具含金量,不仅成了地方“金名片”,也让青年们颇以为荣。据了解,今年是该市举办“农创日”的第三届。此外,建德还将承办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浙江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全球农创客大赛。市里还提出“打造全国农创客标杆地”,如此一来,大伙儿自然更加铆足劲,笃定不能掉份儿。
几年来,围绕农创客的服务与发展议题,全市上下渐渐如胶似漆。为了把各方力量统起来,去年,建德还专门量身定制,出台农创客创业创新扶持政策,将各个局办的政策进行打包:有用地支持的,有金融保险的,有电商销售的,也有技术服务、科研攻关的,等等。
“各个条线都对人才有扶持政策,过去虽也协同,但仍相对分散,创客了解获取起来,往往容易顾此失彼。统起来后,既减少了重复交叉,又能更加精准落地,也更加个性化。”建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佳说。
以科技线为例,建德市科技局除普惠性政策奖补外,去年首次推出农创客科研项目。该局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科长辜根华介绍,相比之下,这些项目弱化了科研攻关,转而强化应用示范。他明显感觉到,近些年,新生代逐渐崛起后,加速了新技术和新模式落地,让农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记者看到,6个项目投资额虽都不高,但聚焦的领域很细分,也很接地气。比如,油茶林下如何仿野生种植中药材玉竹,白肉枇杷怎样设施化栽培,西红花的球茎如何快速繁育和正确干燥。“这些项目完成后,能够快速落地见效,带动周边农户致富的效果也会很显著。”辜根华信心满满。
力量统起来后,建德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形成四梁八柱。今年,该市提出“五大行动”,包括建籍贤才回归行动、全球智荟借力行动、科创平台筑巢行动、青年才俊星空行动和“阳光雨露”优服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建德还推出“链组党建”,即以党建为纽带,将产业上下游的农创客等主体有机串联,并通过组团把市镇村、机关部门、科研院校等资源进行整合。在航头镇,当地就组建了“共富山川”党建联盟。航川村创客应李一种植水果玉米,对此深有感触:“有了这一平台,不仅自身发展好,也便于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富裕。”
落地:拎包入驻服务全
结束了草莓季后,趁着空档期,西瓜苗开始登场。照看地头之余,吴芳祥将更多精力投入数字化改造,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提升产品品质。创业初期,不少人资金往往捉襟见肘,稍有积蓄后方敢再投,吴芳祥却轻装上阵,缘于这里独特的经营模式。
吴芳祥创业所在的西乡草莓园位于大同镇劳村。他只需“拎包入驻”,无须从土地流转、大棚搭建、补助申请等从头做起,每年以2000元每亩的价格从村里租来大棚,着实减了不少资金压力。
2021年,村里动员170余户村民将200多亩土地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统一流转,搭建好标准大棚后,再统一对外出租。未及完工,招商已满,不少像吴芳祥这样的青年回了乡。
前期搭大棚的钱从何而来?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诸葛翀告诉记者,过去,上级资金拨给大户用于大棚等设施建设,后续其实很难统一管理,对村集体增收效果也有限。现在,整合项目资金交给村集体,所建大棚成了固定资产,每年有稳定的经营性收入。村民和大户也能直接开种,更解决了本地种植规模偏小、布局偏散、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
草莓是建德最富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自去年该市首创草莓“标准地”以来,受到了广泛欢迎。像西乡草莓园这样的基地面积已有1700余亩,去年为村集体创收约250万元。今年,建德计划再建3760亩,待模式完全成熟后,逐步扩展至其他特色产业。
在诸葛翀看来,大学生农创客往往启动资金有限,更无法对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这种方式便是最佳落地路径:既无须忧心流转土地,各种配套也很齐全,有技术指导服务,也有各种社会化服务,还因为集聚化,对后续销售和产业延伸也大有裨益。
“从本质而言,草莓‘标准地’就是一种产业平台类型。当然,农创客投身乡村不只是种种养养,拿手好戏更在于后端的加工和营销。”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邱剑娟介绍,近几年,建德打造了一大批创业集聚平台。如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电商产业园、文创产业园、小微创业园等,尤为适合农创客,基本可满足生产、加工、营销等全链条发展。
此外,针对大学生农创客,建德每年有培训班;针对资金需求,当地设有“乡土人才银行”,提供“返乡创业贷”产品,可申请50万-100万元贷款;针对社会化服务信息,建德正打造数字农业中心,农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技术、种苗、土壤、肥料等服务。总之,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土壤:共情之下有共赢
记者在建德采访发现,回归乡村的创客中,尤其是从事种养业的,很多都是“农二代”出身。分工上,经验丰富的老一辈仍扎根土地,主要负责地头管理、组织生产;下一辈则创意无极限,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拓展营销新渠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90后”创客王运返乡前,已是一名铁路列车长,看到父亲年纪渐长,毅然回家接下衣钵。原有方式太传统,人工成本高,很难赚到钱,王运开始转型,一手在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另一手则引进数字农业和全程机械化。如今,其规模达2300多亩,有了品牌效应后,一斤大米可卖到十块八块。
不光自己富,王运还带动周边百余农户一同富,以及村集体增收。现在,她还是建德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的会长,召唤和服务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回乡当创客。这个协会去年成立,目的就是破解创客各自为战,使之形成合力、多方交流。
“这个平台很重要。青年创客在农村,最怕孤寂,空有很多想法,却无人分享。联合会如同一个家,可以互诉衷肠,可以交流经验,更可以合作共赢。”桃啊淘家庭农场主夏月,同样是“农二代”,也是联合会的秘书长,她感触道。记者采访当天,建德市农业农村局正召集农创客们磋商,将辟出专门空间,用于联合会日常运营。
相对而言,作为传统农业大镇的大同在农创客培育上捷足先登,已衍生出多重效应。5年来,这里的稻香小镇,农创客团队从4家12人增长至115家463人,销售额从300万元增长至1.8亿元,成为联农带动的一支“生力军”。
以郎学渊为例,接过父亲担子短短两年,采取叠盘暗出苗技术,年提供育种社会化服务面积就有1.5万亩,营销则与另一名创客徐玉龙合作,事业发展如日中天。还有叶元挺“奇思妙想”,组织农民种桑叶,再搭配蚕宝宝,专门卖给城里学生当宠物,小小团队年销售额达七八百万元,所带动的桑农一个春季就有三五万元收入。
现在,大同镇更进一步,计划让创客们组建股份化公司,今后专门负责运营创业园,既能让服务更精准,又能让经营可持续。这样的理念,不仅在大同得以萌发,其他不少镇街也在考量,或委托第三方,或成立队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形成专业化运营,为孵化创客提供各种公共服务。
在邱剑娟看来,小镇、联合会,又或者产业园,目的都是构建“创客之家”,但要真正实现人合、心合与力合,光有载体还不够,必须得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搭好政策与创客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也为创客间合作提供平台,让共情之下更有共赢,共同使农创土壤更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