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落实惠农政策,强化考核激励——

江苏多措并举保丰收

姚雪青    2022-06-06 14:39:18    人民日报

夏收时节,麦浪滚滚,麦穗饱满。

“从上往下数,最多的有12排;从左到右看,每个穗窝里多数是四五粒!”早上8点,江苏省盐城东台市五烈镇计南村,谷丰园粮食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冯佳斌,迎来了镇里联系的一支专业化服务收割队。

车轮滚动,6台大型收割机开始作业。一上午,300亩小麦就收完了,冯佳斌种植的1206亩小麦,两天即可收割完毕。

年过五旬的冯佳斌之前在外打工,每年能挣10多万元,6年前回乡承包了流转土地,开起了家庭农场,进行规模化种植。

“今年化肥成本上涨,加上农药、机械、人工等费用增加,小麦每亩成本增加100元左右、预计水稻每亩成本增加120元左右。但是补贴也多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每亩补贴120元,稻谷每亩补贴100元,加上秸秆还田补贴等,全年种粮大户可享受每亩270元补贴。”冯佳斌细算过一笔账,补贴完全能弥补成本上涨部分。

“小麦收获后销路不愁!”冯佳斌说,自家小麦作为订单生产优质原粮,收购价能达到每斤1.5元左右,较去年每斤上涨0.25元左右,再加上一季水稻,他的家庭农场全年利润超过100万元。

“稳种植面积,关键要调动农民积极性。”盐城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陆叶介绍,今年以来,盐城市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补贴政策,通过“政府出资、分县采购、联防联控,一次免费用药全覆盖”,引导农户种植优良品种,实现优质优价。今年,全市意向种植粮食面积超过省下达的1485.7万亩任务。

苏州常熟市辛庄镇平墅村高标准农田里,大片小麦已由青变黄。

辛庄镇副镇长陈伟忠介绍,2020年底,辛庄镇落实国家耕地“非粮化”整治要求,在平墅村先行推进“退草还粮”,对2600亩草皮种植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建设,专业化基建与精细化种植双管齐下,本季小麦获得丰收。今年又安排了25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

“苏州是经济强市也是鱼米之乡,要守牢耕地红线、端稳粮食饭碗。”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宁春生介绍,2020年,苏州出台《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并将“粮食产量稳定度”纳入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首项指标,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导向引领作用,近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年均提升2%以上。

“江苏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多措并举保丰收。”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杜永林介绍,一方面,落实惠农政策,增加农民种粮效益,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落实党政同责,强化考核激励,实施国家产粮大县省级奖补政策。

2021年,江苏粮食播种面积8141.3万亩,连续12年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粮食单产460.1公斤、总产749.22亿斤,双创历史新高,总产连续8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铜川宜君县入选“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
下一篇:江西早稻丰收基础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