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土地确权:承包地有了“身份证”

2022-05-17 15:58:07    农民日报

在湖南省产粮大县常德市桃源县,小马山村今年的春耕掀起一阵小“风波”。听说村里要推平田埂,200多户村民一下子“炸开了锅”:“田埂一平,以后分不清哪块田是谁家的,怎么办?”“要是将来恢复时,我家田面积少了,怎么办?”……

推平田埂利于农机操作和降低人力成本,还能增加农田面积。但预期中的利好,抵消不了村民心头的顾虑。最后让僵持局面“破冰”的,是村里公示的土地确权底图。

底图上,各家各户田地四至、面积等信息清清楚楚。每次推平田埂前,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村民和流转这块土地的种粮大户,必须同时在场,根据底图在田间实地打上木桩做记号,并签字确认。

一张土地确权图,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让农民更放心地甩开膀子谋发展。

小马山村“活”起来的田地,得益于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全面推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承包地确权问题,开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这项旨在进一步明晰农村承包地“属于谁”的工作由试点向全国推开。这十年来,确权登记给农村承包地上了“户口”,颁证则给承包地发了“身份证”,既稳了承包关系,也活了生产经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在党的十九大会场,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给全国农民吃下了又一颗“定心丸”。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回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历程,是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之后最广泛、最深入、涉及和动员农民群众最全面的一次农村土地工作,为农村长远发展和维护亿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复杂浩繁但意义深远的工作

什么是广袤农村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生产要素?土地。土地是亿万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是农村改革的关键所在。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关键中的关键。

曾经,一些农村承包地四至不清、面积不准、权属不明,农民手中缺少土地承包经营权凭证,既影响农民土地权益的实现,也制约着土地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挥。

吉林省舒兰市德胜村村民钱忠凯就遇到过这样的难题:一直在外经商的他,老早就想把地流转出去,既省心又有收入。可盘算来盘算去,老钱心里还是不放心:“11亩地分成了5块,村南村北都有。后来又跟村里人换了地,时间一长自己都搞不清了。这样乱的地,要是再流转给人家,以后找不着咋办?一家人吃啥喝啥?”

和老钱的想法类似,许多农民为求安心,只能牢牢守住自己的几块零散地,但也在为地块过于细碎、农机手不愿来、耕种成本高等现实困难犯愁。此外在一些农村,土地矛盾纠纷成了较为突出的问题,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这项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覆盖全国2838个县(市、区)、3.4万个乡镇、55万多个行政村,累计精准测量11亿个地块、15亿多亩承包地,清理2亿多农户档案资料。

这是一项复杂浩繁、非常具体的工作,需要大量人财物投入,有着严格法律政策规定和技术标准要求,涉及权属调查、纠纷调处、审核公示、完善合同、建立健全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立登记簿、颁发证书、资料归档等一系列程序。

如此大力投入、轰轰烈烈,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亦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消除土地纠纷隐患、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稳定是为了更好放活,放活是为了长久稳定。只有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把农民承包地权属搞清、面积搞准,才能解除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承包地才能流转得动、流转得久,新型经营主体才敢放心精心搞规模经营。由此,土地才能被充分有效利用,农户的土地权益才能更好实现,承包关系才更能保持长久稳定。

后来的事实也表明,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确实给农村长久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后,广东省河源市又推出一揽子支持政策,引导农村承包地经营权规范流转,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土地流转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20年年底,在乡镇备案的全市承包耕地流转面积36.61万亩,林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8.67万公顷,推动了乡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也让更多农民心里更踏实、腰包更鼓。类似的变化,正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众多村庄中。

 

碳原子如何炼成金刚石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原则上确权到户到地。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也可确权确股不确地。”

“此次工作是对现有承包关系的确认,不是打乱重来!要保持承包关系稳定,以现有承包台账、合同、证书为依据,确认承包地归属。”

“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依靠村民民主协商,自主解决矛盾纠纷。政府不能缺位,要发挥好引导、服务、仲裁作用,但绝不能越俎代庖。”

……

在全国各地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相关工作会议上,这些重要原则被频频强调,凝聚起各地干部规范科学开展工作的共识。

从2014年开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证样式等部委文件密集下发,内容涉及档案管理、信息应用平台建设、登记簿证样式、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检查验收、数据库建设技术、土地承包合同示范文本、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图制图规范等。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10个规范性文件先后制定,完善了全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全流程操作指南,让地方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了实用明晰的指引。

不过,有了明确的政策指引和之前的试点经验,还不能说实际工作就一定能顺利做好、高枕无忧了。打个比方,碳原子杂乱无章地堆在一块,就是世界上最软的东西——石墨;如果有规律地堆在一起,就成了世界上硬度最高的东西——金刚石。相似的道理,开展确权登记颁证毕竟是新鲜事物,各地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工作方法,才能炼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金刚石”。

湖南省多地优化工作方式和程序,在原农业部“九步工作法”基础上,完善总结了“摸底制图、调查指界、公示确认”的“三步工作法”,既解决了技术设施问题,保证了面积精准、四至清晰的技术要求,又使操作更加方便明了。

在广西贵港市港北区,干部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给农民讲政策、摆道理,同时严把丈量测绘关,张榜公示,及时发布确权登记工作情况,让农民知晓利害、心里亮堂。确权登记颁证赢得了群众广泛支持与参与。

为解决农户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促进承包地块相对连片,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广东省激励农民在权属清晰、自愿互利基础上互换并地,然后再确权登记颁证。如确权登记颁证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有互换并地愿望,可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协调户与户间互换并地。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则利用数字真彩色航空影像,建立了适合本地需求的确权登记颁证信息化系统及管理应用平台,包括调查数据管理、登记管理、权证管理、流转管理与服务、纠纷仲裁管理等功能。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解决了传统测量方法存在面积误差、定位不准,传统管理方式效率低、功能单一等问题……

就这样,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广袤田野上渐渐扎根,以星火燎原之势覆盖全国,扎扎实实摸清了家底,给亿万农民确了实权、颁了铁证。2019年,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进一步巩固确权成果,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率已超过96%。

 

一笔可供挖掘的巨大财富

各地实践表明,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除了有利于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正释放出越来越广泛的红利。

湖南省曾算过这样一笔账:搞好确权登记颁证,全省6200万亩土地就是融资“本钱”。通过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假若一亩地贷款4000元,那么全省就可贷到2400多亿元。这无疑会给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面临更大发展压力的农业县,带来可观的金融支持。而在宁夏,通过金融保险机构,可为农民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增信,提高其贷款额度,并加大保险支持力度,使“死数据”变成了“活信息”。

点点鼠标,各村各户的土地承包信息就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其中蕴含的海量数据,是一笔可供挖掘的巨大财富,不但可为农民群众核查土地承包信息、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带来便利,还可应用于农田规划与保护、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农业补贴发放等领域。

此次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摸清的底数、颁发的证书,在新的承包期将继续有效,成为二轮延包的工作基础。目前,二轮延包试点工作正在进行,为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顺利推进延包工作积累经验。延包中,将充分利用数据库和信息应用平台,通过建立承包合同网签制度,让土地承包数据能及时更新。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直以来,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国情农情,以及各种潜在的历史矛盾。要想做好工作,既要积极作为,亦要稳妥慎重。虽然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在进一步推动解决遗留问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好承包地科学管理、拓展确权成果应用等方面,依然有着提升空间。深化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依然在路上。而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土地这个最重要、最基本、最广泛的生产要素,在乡村振兴中必将释放出更充沛持久的活力。(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孟德才 侯馨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洛阳:牡丹数字博物馆上线
下一篇:绿色发展成海南乡村振兴底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