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结合全县农牧业资源优势,以打造牦牛产业、发展牦牛经济为重点,积极推进牦牛养殖基地建设,不断加强牦牛产业“三品一标”体系建设,推动全县牦牛产业向园区化、规模化、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
久治县地处三江源核心区,降雨充沛、水草丰美,是久治牦牛、欧拉藏羊、河曲马的重要产地之一,是青海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今年以来,久治县结合久治创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相关工作,努力打造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产业链为基础,集种养循环、科技创新、三产融合的特色牦牛产业,逐步构建起了牦牛产业“草畜粪肥肉乳”的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生态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
大力发展种养结合,草地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通过草原生态治理项目和“黑土滩”综合治理,各合作社积极发展饲草料种植基地和社员“圈窝子”种草,大力推行“三增三适”科学养殖模式,发展“散养+半舍饲”的生态畜牧业,从而减轻冬春草场压力,达到以草定畜、生态平衡,有效解决超载过牧问题和维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
随着全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加之在生态家庭牧场、能人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全县牧民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信心十足,入社积极性显著提升,有力推动了全县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在推动一产发展的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合作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入社牧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合作社分红逐年增加,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通过合作社统一开展技术服务、统一组织牲畜周转、统一开展商品畜出售、统一组织饲草基地耕种,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畜牧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推行科学养殖模式,通过实行划区轮牧、分群饲养、种草养畜、种畜传唤等方式,久治牦牛综合品质和畜群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彻底改变了过去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合作社畜群优良种畜比例、牲畜出栏率和仔畜繁活率不断提高。(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