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孝善文化让乡村德治有方

2022-05-05 18:07:55    农民日报

一场雨过后,氤氲在水雾中的河南省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绿野四合、村舍俨然,一派祥和。春意浓浓,王庄村的图书馆内也暖意融融,村支部书记翟春燕把本月的“孝善讲堂”搬到了这里,带领村民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孝善基因”。

“文化是乡村的‘魂’,孝善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极具价值认同的部分,和家家户户密不可分,我们正在以崇孝向善、成风化人为抓手,探索乡村‘善’治的新路子。”翟春燕说。

2021年,继入选河南省首批乡风文明典型案例之后,王庄村又成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德孝文化示范村。顺势而为,向善而治。王庄村通过持之以恒开展德孝文化实践,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传统美德、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让德孝新风劲吹美丽王庄,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孝善讲堂”评德孝

“孝善讲堂就是好,好媳妇昂首挺胸上讲台,恶媳妇胆战心惊怕点卯!”说起村里的孝善讲堂,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王万才拍手叫好,“这是个讲理的地方,也是个评理的地方。”

王庄村“孝善讲堂”除了邀请名师名家来村里授课,每月一次的故事讲评会也成为村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

“参加讲评会的村民大多是家庭主妇,村里在组织会议时会有意请在孝善方面做得较好的好媳妇好婆婆带头分享家庭幸福的秘诀,分享之后,主持人都会及时做出点评,点评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乡亲们‘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的道理,告诉乡亲们婆媳和谐、夫妻恩爱、邻里和睦、幸福家庭皆可学之则达。”翟春燕说。

村民李秀瑞的媳妇潘中玲,不但支持丈夫做公益,一个人看店做家务教孩子,还要伺候两个瘫痪在床的老人,连续多次获评“好媳妇”。她通过在讲评会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告诉村民们做好事并不难,做好人并不难,只要心中有向善的念头,就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她也成为村民心中的“孝善女神”。

 

“三馆一站”传德孝

村里的李氏宗族历来重视家道、家风、家训,宗族和睦、家道兴旺,是当地的望族,其沉淀的德孝文化具有鲜明的本地文化底色。王庄村以李氏家族家风家训为根基,将李氏祠堂打造成村家风家训展示馆,收集整理了古今圣贤和本村16个主要姓氏的家风家训故事72篇,供村民参观学习,成为教育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崇德向善的新平台。

弘扬传统美德、倡导好家风好家训传承,需要具体的活动阵地。截至目前,王庄村已投资630万元,建设了村史馆(好人馆)、家风家训展示馆、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馆一站”四个阵地,其中图书馆是全县第一家具有智能管理系统的村级图书馆。

“看了家族的家风家训才知道,一个家族的兴旺不是无缘无故的,比方说孝顺让家庭和睦、仁义让后人诚信……这些都是不能丢掉的财富。”村里的“红薯大王”李书强对好家风的必要性深有感触,现在,在李家好家风的规范下,他不仅家庭和美,而且事业红火,成为带动周边村民发展种植红薯、助村民人均增收逾千元的乡村楷模。

此外,王庄村精心打造起了德孝文化长廊,依托“三馆一站”深入开展“德孝润村”“敬老月”等一系列德孝文化实践活动,广泛开展读书、讲座、培训、知识竞赛、文艺展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德孝文化作为党员群众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长效推进。

 

“全民向善”行德孝

每天早上,王庄村小汪庄组党员李娜准时七点起床,餐馆开门营业、为父母子女做饭,一边经营着事业,一边操持着家务……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公婆总是既心疼又欣慰,“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媳妇呀!”

德孝准则的落实,既要靠村民自觉,也要有一定的约束。

为了把德孝文化作为乡村文明之魂,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知孝义、讲孝德、践孝行,村里实行“家庭订制”,由群众自己设定符合自己家庭实际的家训,乡村统一制作成牌,规范装订在自家的大门口,时时刻刻提醒家人不忘祖训家训,树立良好家风。

为此,村里对不赡养老人的家庭户进行定期排查,采取村干部一对一教育、道德评议、司法部门以案说法等方式,让他们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警诫。

设立善行义举光荣榜、学树行做(学先进、树正气、行善举、做出彩唐河人)光荣榜、文明实践红黑榜,定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致富标兵等评选活动,并进行“三榜”公示、正负激励。截至目前,村里举办的王庄村德孝之星评比大会,共评出“示范之星”“优秀之星”“进步之星”130多户。

以孝为荣,以善为傲。在“全民向善”的价值引导下,王庄村德孝新风清新拂面。而在文明乡风的浸润下,如今的王庄正开启乡村振兴的“黄金时代”:投资2600万的红薯产业园科创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引进社会资本1500万元建设了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与平顶山热电合作的智慧农业项目、与浙江一扇门数字乡村研究院联合打造的首个河南省数字乡村样板村都将落户王庄……(丰兴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周涵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南鹤壁鹤山区:小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下一篇:新疆阿克苏 “赏花经济”助增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