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海南全力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

2022-04-27 15:22:41    农民日报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的种子实验室。特别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近年来,海南坚持以“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高标准实施《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简称《南繁规划》),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已基本成为服务全国的用地稳定、运行顺畅、监管有力、服务高效的科研育种平台,为加快建设南繁硅谷打下扎实基础。

 

用地有保障,设施高标准

2015年以前,各省南繁基地建设都是跟农民(或农场)直接租地,基地建设位置分散,科研用地不稳定。《南繁规划》实施以后,通过划定南繁保护区,稳定了南繁用地。

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划定任务。2016年,海南将26.8万亩适宜南繁育制种的耕地划定为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含5.3万亩核心区),将全部南繁保护区耕地规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纳入“一张蓝图”,通过海南省“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常态化用途监管。

同时,结合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海南将南繁保护区的农田落实到户,登记造册,解决了南繁与其他产业发展“争地”的矛盾,保障了南繁科研育制种用地的长期稳定。

7年来,海南协助全国各省165家南繁单位在已有南繁用地的基础上,新流转土地2.77万亩,满足了现阶段南繁单位科研育种的用地需求。

历史上,海南因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农田基础设施常被损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田间基础条件也常受影响。

《南繁规划》实施以来,南繁基地基础条件建设已经完成投资26.88亿元,新建或改造南繁高标准农田24.26万亩,覆盖90.5%的南繁保护区,核心区农田基本达到了“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标准。推进南繁水利设施建设,完成灌溉面积20.41万亩,占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总面积的76.2%,基本解决了南繁基地输水能力不足、年久失修、灌溉保证率不高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南繁基地的灌溉保障能力。

目前,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已基本建成生物育种专区,具备试运行条件,11家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准的科研、企业先后进入生物育种专区开展田间试验。

 

为南繁专家安“新家”,又保“老家”

南繁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2015年以前南繁专家在海南的住宿、科研、生活等条件十分简陋,自发建设的临时住宿、科研、办公等建筑设施大多没有合法手续,面临随时被作为违章建筑拆除的风险。

《南繁规划》实施后,海南通过新建南繁配套服务区和对已有南繁建筑设施进行分类处置等措施,既为南繁专家安了“新家”,又保了“老家”。如今,南繁科研人员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在建设用地指标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海南专门划定783亩南繁配套服务区建设用地,支持建设南繁基地所需的配套设施,解决南繁专家科研、生产、生活保障跟不上的问题。目前,三亚、陵水、乐东三地的南繁配套服务区建设顺利,陆续有科研单位入驻。

对于南繁单位最关心的原有基地设施处置问题,几年来,海南下大力气对586家有固定基地的南繁单位建筑设施进行甄别,确定需备案单位345家,已完成备案340家,完成率99%。基本解决了南繁发展60多年来南繁单位所建的建筑设施合规化难的历史遗留问题。

在公共科研服务保障方面,南繁公共实验服务和执法管理基础设施项目已投入使用,可为每年来琼开展南繁育种的800多家单位提供种子纯度鉴定、DNA提取、分子标记、品种测试等公共科研服务。

“南繁基地为我国种业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南繁硅谷建设夯实了基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何琼妹介绍,下一步,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目标,全力加快推进南繁基地高质量建设,全力推动已建成设施高水平运行,进一步提升南繁基地科研保障水平,助力国家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何琼妹表示,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做好《南繁规划》与《国家南繁硅谷建设规划》实施的有效衔接;以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为基础,加强种业制度集成创新,重点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种源自主可控。全面推动南繁科研育种向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立足海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南繁硅谷,努力为推进种业振兴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海南新贡献。(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操戈 邓卫哲)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北邯郸肥乡区:30万亩耕地有了“托管所”
下一篇:南召县乔端镇:技术培训进乡村 助力产业促振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