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湖南靖州:“微整治”美颜值聚人气

2022-04-25 17:21:05    农民日报

近日,记者走进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岩脚村,与青山拥翠、溪水潺潺、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相比,更让人惊喜的是大批青壮年村民“群雁归巢”的新风景。

“乡村振兴,先聚人气。”靖州乡村振兴局局长姚春明说,岩脚村的新风景,缘于该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微整治”,推动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让村庄既有“颜值”,更有人气。

 

“游客又回来了”

“游客又回来了,村民们特别开心!”又是一年花开时,沿着宽阔平坦的乡村景区路来到寨牙乡岩脚村,村党支部书记杨顺现难掩内心欣喜。

岩脚侗寨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精心打造的3A级旅游景区,曾经风光一时,但由于环境管理上的不足,游客慢慢稀少。

针对“人居环境体验差”的症结,该村推行人居环境“微整治”提升行动。村“两委”干部包区包片实行网格化管理,对村边、路边、墙边等卫生死角及时清理,组长、党员包组包户,每天检查“门前三包”和庭院卫生。

村庄干净了,环境美了,城里人又乐意到这里休闲。村口的民宿老板开心地说:“周末所有的客房都住满了,侗寨旅游的人气又像过去一样旺起来了。”

 

“手艺又派上了用场”

走进靖州平茶镇小岔村,沿路的鲜花在春日里开得格外芬芳,村头小公园里树木高低错落、凉亭造型古朴别致。

几年前,这里还是几座破旧房屋,常年杂草丛生。“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是小岔村的真实写照。

“以前村里垃圾乱扔乱堆,大家都愿意攒点钱,上县城买房,我在村里找不到活干,也只能搬出去,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村民吴远平是个在外面做装修工程的“瓷砖师傅”。

随着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深入开展,小岔村人也行动起来了。拆除破旧房屋,建设小公园、小果园,小村庄一点点变了模样,乡亲们在家门口能找到工作,村里的人气又旺了。

“村里家家户户建新房,我的手艺又派上了用场,生意忙不赢。”在家就有活干,能挣钱,吴远平一家又搬回来了。

如今的小岔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村子就像一块大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返乡创业、就业。

 

“小孙子来了就不肯回城”

“每个周末都要来乡下玩,小孙子来了就不肯回城里。”文溪乡水屯村村民赵秀强说起8岁的孙子喜欢待在乡下,脸上挂满幸福。

“以前孩子一听说去乡下爷爷奶奶家,脑袋就摇得像拨浪鼓,原因是怕上厕所。”孩子的妈妈说,现在住上了新屋,卫生间内,蓝色的地砖、洁白的卫具,电热水器、冲水马桶一应俱全,每到节假日,孩子直嚷着要回乡下玩。

房前屋后花草掩映,竹篱随油路延伸,农家庭院白墙黛瓦,远处青山近处碧水。如今的水屯村,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干净的厕所,村民的卫生意识强了,生活习惯也在改变,进屋都要换上干净的鞋,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乡村振兴,归根到底就是让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文溪乡党委书记明波涌说。(刘杰华 梁香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江苏 2025年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站不少于1万个
下一篇:甘肃瓜州:专家出规划 农民提意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