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江西余干:不用下田就能把田种了

2022-04-25 17:11:26    农民日报

“再检查一下设备、设置好飞行高度,马上起飞。”说这话的不是“高大上”的飞行员,而是来自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古埠镇的种粮大户邱永安。趁着天气不错,邱永安抓紧时间指挥合作社社员进行无人机作业,飞播早稻。

空中,两架大功率农用无人机平稳起飞,旋转角度后低空掠过农田;地上,邱永安和社员则“玩着”手机,不慌不忙地操作起来。

“以前总幻想‘开着飞机打农药、玩着手机管田间、穿着皮鞋收稻谷’,现在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无人播种机、旋耕机、收割机,我都会用。”邱永安说。

今年45岁的邱永安是古埠镇禁山村村民,过去打理自家田都累得够呛。2004年,邱永安开始种植水稻:“那时我承包了200亩,用的还是老方法,人工播种撒秧,费时费力不说,产量也不高。”

2015年,邱永安投入600万元,成立了余干县丰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各种机械设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无人机体型小、功能全,平均每分钟作业约1亩,效率是人工的60倍。”说到今年的早稻种植,邱永安告诉记者,现在种植面积扩大到1600亩,两架无人机几天就可以播完,除了一些不规则田块和不利于机械化操作的地方还需要人工外,整体机械化率超过90%。

不仅如此,邱永安还给农机加装了摄像头和传感器,全程记录作业面积、运行轨迹和土地平整度等数据。作业完成后,邱永安打开手机App,就能马上了解耕作层有多深、耕作面积有多大、是否存在重复耕作和漏耕等情况。“脚不沾泥,手不碰水,一眨眼耕好一大片。”邱永安说,如今不用下田就能把田种了。

邱永安估计合作社今年的粮食产量超过300万斤,同时他还将为周边乡镇提供农机服务。“现在真是啥都讲‘智慧’,无人机直播、施肥、喷药又快又好,这能为我节省不少钱。”农民万球先看见了实惠,也打算跟着邱永安种田。

目前,合作社建有两条工厂化育秧生产线、拥有54台(套)各类农业机械设备,包括11台植保无人机,年作业能力达10万亩,还可对外提供500余次、1000多飞行小时的服务,并为400余名脱贫户创造就业机会。

“现在无人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我们已经从粮油逐步扩大到茶叶、果蔬等生产上,有效提升了全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余干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余干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将机械化作业从地面延伸到空中,同时在强化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气象(防汛抗旱)等基础上,积极拓展各项服务功能,推出全程机械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套餐式”服务作业流程。(韩海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莫志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济南:麦田“观测站”指导精准田管
下一篇:三部门发文支持补齐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短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