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木黄镇燕子岩村食用菌基地内,农民在采摘黑木耳。 田林 摄
春光明媚,百花绽放。在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燕子岩村,黑木耳种植大户田茂长正忙得不可开交。他既要采收去年9月种植的菌棒上长出的最后一批黑木耳,又要将新一批菌棒放到田里,试验一下春天种下的菌棒能否像“冬棒”一样获得不错的收益。和他一样忙碌的是燕子岩村脱贫户简永志。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春节过后,简永志没有像往常一样外出务工,而是来到田茂长的基地打工,负责将采摘下来的新鲜木耳运送到晾晒场地。装卸、运输,简永志像蜜蜂一样来回奔忙。依靠辛勤的劳动,简永志每月能挣到四千多元。“多亏家门口的黑木耳产业,让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一朵小小的木耳,见证了印江脱贫奔小康的全过程。作为印江县“2+N”产业规划中的两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印江县就开始食用菌人工栽培,2011年大规模发展,涉及香菇、黑木耳、羊肚菌、双孢菇、竹荪等多个品种。2018年,印江县食用菌产业带动7230余户、24750人增收,实现1200余人就近就地务工,菌农户均增收3.5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11356元,高出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68元。
2019年4月,印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小木耳,大产业”的故事仍在延续。通过强龙头、扩规模、重科技、创品牌、带农户、稳增收等多项措施,推动食用菌产业不断提质增效。目前,印江县已形成“黑木耳+香菇+野生食用菌保育+仿野生菌培育”的产业多元化发展大格局。
培训先行 专业菇农有奔头
2021年11月,合水镇兴旺村脱贫户田茂英参加了县农牧科技局举办的食用菌专题培训班。培训历时3个月,由指导老师手把手地教授菇农食用菌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贵州科学院院长助理任昂、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彝华亲临授课。培训班结束时,田茂英已基本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具备独立发展产业的能力,成为一名“专业菇农”。
过去,兴旺村将200亩地整体流转给高山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种植食用菌,农民靠在基地务工获得收入。从培训班学成回乡后,包括田茂英在内的12户“专业菇农”,每人领到5万个菌棒,自己管护、经营,高山公司逐渐退出种植环节,专门提供菌棒和统一销售。
“培训后的农民,技术能力大大提升,我们才敢放手让他们发展产业。从去年11月到今年4月,半年多的种植期,每个菌棒的纯收入能达到0.8元,每个菇农的纯收入就有4万元。”兴旺村党支部书记杨永华说。
“去年起,印江县全力推动‘千菇万户’工程,大力培养本地菇农。政府邀请专家、投入资金,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切实增强农民的产业发展能力和自主经营水平,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从而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村)+专业菇农’联动发展新格局。”合水镇镇长李坤介绍。
进入新阶段,产业帮扶力度只增不减。每生产一个菌棒,政府会补助菌棒生产企业0.3元。“农民购买菌棒,价格也会相应降低,此举实则是为减轻农民负担。”李坤说。
木黄镇凤仪村紧邻木黄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梵天菌业以每亩920元的价格流转村里600多亩土地。“在生态智慧农场长期务工的村民有21个,临时工数量更多。每到木耳采摘的高峰期,基地要面向全镇招工。”凤仪村党支部书记吴廷新说。
数据显示:2021年,全县完成食用菌种植2.2亿棒、产量14.95万吨、产值12.05亿元,培养专业菇农570余户;累计带动8900余户3.8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解决了1000余人长期就业。
企业帮扶 带动菇农增收益
在兴旺村,培育好的水稻秧苗已“蓄势待发”。杨永华等待地里最后一批木耳采收完毕,就立刻组织人手播种水稻。
为保障粮食安全,破解“菌粮争地”的矛盾,印江县因地制宜推广“稻耳轮作”模式。在休耳期间的稻田种上水稻,不仅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还通过采用生态循环的种植模式,实现“钱粮双收”。
在创新种植模式的同时,印江县不断延长食用菌产业链:已建成食用菌菌棒加工生产基地19个、菌棒生产线21条,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大棚70多万平方米、智能化生产大棚6.5万平方米,智能化育菌中心3万平方米,建成国内先进的黑木耳智能化分拣包装生产线和双孢菇、香菇脆片等即食食品加工生产线各1条。
李坤告诉记者,通过财政资金投入、村集体经济入股等方式,全镇食用菌产业大力培育的食用菌本地企业,如今大多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合水镇的2家菌棒生产企业,都实现了“自我造血”,年产量都在120万棒以上。
梵天菌业、同发菌业等龙头企业,目前已有效带动全县11个乡镇64个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并成功创建国家食用菌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生态智慧农场是梵天菌业特有的农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产业优势更加显著。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对菌种、配方、工艺等十项指标进行严格管控。”梵天菌业基地运营中心总经理方泽明介绍,“农场坚持‘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带动更多群众参与黑木耳产业发展。”
这是印江县创新“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缩影,从菌种到成品,统一制定生产标准、统一组织技术培训、统一提供菌种菌棒、统一组织农户管理、统一回收菇农产品,经营效益持续提升。同时,建立“一包三保”机制,强化产业保障,确保企业和菇农利益最大化。
规模效应 产业集群显活力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群山环抱之间,坐落着木黄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占地1200亩的园区中,106个食用菌大棚蔚为壮观。在园区的智能化生产数据控制中心,大棚管理员可实时监控环境数据,进行远程操控。目前,园区已建成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菌棒加工厂房、贮藏冷库、冷链配送中心、菌种厂、产品检测中心、展销中心等设施,为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园区汇聚了各类食用菌研发人才,成为品种培育、技术升级坚实的后盾。梵天菌业首席技术官李晓教授介绍,公司研发的黑木耳、玉木耳、香菇、绣球菌、竹耳、红耳等数十种菌种已可用于生产,仅黑木耳的分支品种就多达64种,还实现了“一年四季产木耳”。
目前,梵天菌业已打造“梵净蘑菇”“梵净仙菇”“自然朵”等自有品牌,建立上海自然朵国际贸易公司,布局韩国、日本、欧美等国际市场。
打赢脱贫攻坚战时期,印江县规划食用菌产业“一园三带”布局,高起点建设的木黄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正是布局的核心。围绕以种植黑木耳、香菇、双孢菇为主的东部,种植茶树菇、黑木耳、鸡枞菌为主的南部,种植香菇、黑木耳、平菇、羊肚菌为主的北部三大产业带,全县发展100个以上食用菌产业专业村,点成线、片成面,推动产业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姚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