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让农村田野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

毕美家    2022-04-18 18:57:14    农民日报

当前,我国农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也影响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培养青年农民,关心老年农民,让农民能够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让乡村成为集聚人气的沃土,让农村的田野充满希望和活力。

要大力培养青年农民。培养青年农民要有紧迫感,要像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那样,既要有力度,又要精准。

现在从事农业的主力军是“50后”和“60后”,“70后”是补充。而“80后”和“90后”这两个群体大都在城镇工作、生活,他们对接班农业,既没有思想上的准备,也没有物质上的准备,更没有技术上的准备。根源在于,与城市相比,农村条件比较艰苦,从事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可以设想,再过十年、八年,当“50后”和“60后”退出农业生产时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2014年,原农业部就启动了每年培训100万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需要精准化。比如,可以开展青年农民培训计划,每个行政村培养10名左右的年轻农民,对他们的年龄、从事耕种或养殖的规模做出规定,实行精准培训,每年给予资金奖补,使其收入不低于城市务工收入。这样,当“50后”和“60后”退出农业劳动时,全国将有六七百万名高素质的、真正扎根农村的农民在农村(全国有50多万个行政村),有这样一个群体的支撑,我国农业就可以平稳实现接班,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有保证。

要关心老年农民。当前,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有了很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生产生活难的问题。但是,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不高,农村的鳏寡孤独生活比较困难,即便是有儿有女的家庭,他们的子女要么进城务工,要么分开居住,因此日子过得也不轻松。在农村“空心化”的大背景下,农村的“老来难”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可以说比城市要严重得多。年轻人看到这种现状,无疑增强了他们离开农村的意愿,加快了他们离开农村的脚步。

如何照顾好农村老人,不少地方做出了积极探索。比如有的地方增加了养老金;有的地方改善了医疗条件;有的地方扩建养老院,加大了集中养老的力度;还有的地方搞起了老人食堂等。山东省荣成市在村子里设立“巧媳妇”爱心食堂,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有的村子规定70岁,有的规定75岁,也有的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中午可免费在食堂就餐。其资金来源采取了政府资助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的方式,村子里提供房屋、给点土地种菜,其余的则由志愿者打理。这项举措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受到老年农民欢迎。服务农村老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先易后难,量力而为,应当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件大事来抓。

要让农村田野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说一千,道一万,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具体来讲,就是乡村要能留住年轻人。要吸引年轻人搞农业,首先是农业生产活动不能太辛苦。农事劳动不能再像祖祖辈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样辛苦。二是收入要不比城市差。当农民,既要有事干,还要有钱赚。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农村的田野才能成为希望的田野。

然而当前的问题在于,由于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信息等原因,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在不断弱化。在他们眼里,农村田野吸引力严重不足。

以养殖业为例,这个行业本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2004年前后发生的禽流感、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2017年的非洲猪瘟等事件影响下,很多养鸡、养牛和养猪农户都退出了,如今更多的是企业在唱主角。我国养猪、养鸡、养羊和养牛等的年产值在3万亿元左右,真正落到农民手中的只占少部分。过去农村过春节贴春联,通常把“五谷丰登”贴在粮囤上,把“六畜兴旺”贴在猪圈的门上。现在,“六畜兴旺”与农民的关系可谓若即若离。农民如果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那么增收的渠道就会变窄,农业问题可能一时解决了,但农民问题还依然摆在那儿。养殖业是如此,种植业也出现了类似的苗头。有的企业下乡,大面积、长时间承包农民土地,有的虽然是开展第三方服务,但在服务过程中、在方便农民的同时,也挤压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对此,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采取的是“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比如,丹麦的农户养奶牛,每个农场一般养200至300头;养猪的每个农场一般有2000至3000头,充分考虑环境吸纳能力和农场主的劳动力情况。需要的服务大都是通过合作社提供。农场主基本都能过上中产生活,农村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农业在世界上还具有竞争力。

笔者认为,在制定政策时应统筹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民就业问题。应鼓励发展家庭养殖业,对其环保要求不应与企业画等号;各级政府的农业补贴,应更多更精准地补贴到青年农民身上;政府可以通过收买方式,从退出农户手中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偿交到青年农民手中,使他们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空间;对青年农民的农机补贴比例应更高。

(作者系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疆阿瓦提县: 131万亩棉花全面开播
下一篇:大棚鲜花“育”出发展生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