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人机采收水芹大比拼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展开,三分钟后,机械收割速度上的优势就有了直观的感受,一场比赛下来,机械收割效率是人工的五倍以上。
有着“节节高”“路路通”美好寓意的水芹,成为年夜饭的“吉祥菜”,在江南地区广受欢迎。目前江苏水芹种植面积约20万亩,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水芹亩均产值在3万元以上,亩均效益在2万元以上,最高时可达6万元,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介绍。
但由于水芹的生长环境限制,其收获需要工人在腊月寒冬时节,在齐腰至齐胸水深的环境中进行采收,并且30厘米深的淤泥限制了工人的采收速度,随着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紧缺与人力成本不断增加,愿意从事生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水芹种植面积已经开始萎缩,推进水芹机艺融合,打一场地方特色品种“保卫战”显得十分迫切。
马鞍街道农业科科长刘学良说,“我们街道的水芹因大圣水芹而闻名,已有百年历史,种植面积超6500亩,用工量大,尤其在收割季,一个男工一天要300元,而且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十年后甚至可能找不到采收的农民,只有靠技术,研制出自动收割水芹的机器,是对我们水芹产业发展最好的帮助。”
针对这一痛点,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在2019年已经开始了水芹收割机的研究,通过技术攻关,经多次下水试验和四次改进,研制出了一款轻简式水芹收割机,其中第一代机型已成功申报专利。
这款轻简式水芹收割机,机体轻、转场方便、操作简单、造价便宜等特点,降低了水芹收割的劳动强度,是一款经济实用的水芹收割机,适合于20至30亩以下的小规模基地,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猷刚介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也加入了水芹机械收割的研究,牵头研制的水芹智能收割机在岸基遥控终端的控制下实现了对水芹高效、有序地收割,解决了农户寒冷冬日涉水收割的紧迫问题。“目前仍处在改善阶段,希望不断技术改进,解决收割难题,为水芹产业发展做些贡献。”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于林惠说。(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