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北京:分类施策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

2022-04-12 15:39:32    农民日报

“以促为主”,到底怎么促?三类苗适当晚管,应该什么时候管?“一根针”“土里捂”麦苗怎样促弱转壮?开春以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建的“北京小麦”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农户将小麦长势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发到微信群中,栽培、植保、水肥等领域专家及时解答农户的提问,得到农户的一致好评。

“云端问诊”是北京市根据苗情开展技术服务的一个缩影。受2021年罕见秋汛影响,北京市冬小麦晚播比例高,三类苗占比大,苗情复杂,春季管理难度大。为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在积极开展苗情、墒情和灾情监测的基础上,多次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及市级农业农村部门专家会诊研讨,提出“以促为主,分类施策”为核心的春季管理措施,并组织了专题培训。

位于北京顺义区赵全营镇的北京兴农鼎力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小麦播种面积近1万亩,受去年秋汛影响,播期早的小麦冬前长了6-7片叶,播种晚的小麦都没有出苗。春季该怎么管,作为一名种了30多年小麦的老农民,刘红顺犯了难。

“先壮后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周吉红在苗情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管理建议。“长得好的苗子先浇水施肥,长得差的苗子后管理?”老刘对专家的建议提出了质疑。“这样管理,不就好的小麦更好,弱的越长越差了吗?”对专家的建议老刘不以为然。“播种早的小麦冬前生长量大,养分消耗多,如果不及时灌溉施肥,很容易出现脱肥现象,壮苗易成弱苗;播种晚的小麦冬前生长量小,对肥水的吸收能力也相对较弱,过早的水肥管理不但发挥不了肥效,还容易因灌溉降低土壤温度,影响弱苗的生长”,面对老刘的嘀咕,专家耐心地解释。“哦,原来不管也是一种技术”,老刘恍然大悟。“先壮后弱”管理技术的落实,使合作社小麦苗情持续向好转化,老刘心里乐开了花。

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是北京促进春季管理技术落实的另一项举措。冬小麦播种以来,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在地头开设30余次“田间课堂”,现场诊断苗情、研判问题、开具“药方”。同时,还专门成立了5个技术指导组,由站长及副站长带队包区包片开展专项技术服务。小麦返青以来5个指导组共36人次先后赴8个小麦产区16个乡镇的42块麦田,针对不同地块提出肥水管理措施,围绕灌溉施肥及一喷三防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3条,并指导落实。

苗情监测、技术服务、专题培训、云端问诊、田间课堂……通过形式多样的生产服务,环环相扣的管理措施,京郊小麦春季促弱转壮技术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目前,全市33个小麦苗情定位监测点结果表明,起身期总茎数为89.4万/亩,单株分蘖2.4个,次生根5.8条。二类及以上麦苗占75.8%,比冬前增加了45.4个百分点,比返青期增加了27.3个百分点;三类苗由冬前69.6%下降到起身期24.2%,群体结构更加合理,个体素质持续改善,苗情实现转化升级,为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党社联建”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启动2022年农垦带头扩种大豆油料行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