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的田间地头,一些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和农机能手成为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土专家”,他们在搞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还帮助带动周边农户应用绿色高效农业技术装备,成为农技农机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
农民信得过的“农资保供员”
走进南贾镇东牛村的70后牛小红自家的农资门店,他正忙着和农户介绍自家的产品。
2009年,听说村里的庄稼汉都转行搞起了红木家具生意,土地流转承包费降到了四五百元一亩,常年在外务工的牛小红返乡承包村里2000多亩土地,淘到了回乡第一桶金。
后来,了解到乡亲经常为选购种肥药发愁,有的还吃了劣质农资的亏,他寻思着不如自己干,便在村里尝试做起了农资经销。由于价格实惠,产品质量有保障,逐渐获得了周边农户的信任,在当地打出了名头。
“咱给农户推荐产品心里有底,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实际效果农户也都非常认可。”闲暇之余,牛小红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法宝——数码显微镜、土壤酸碱度计和便携pH值测试笔,讲起了自己的生意经。
在用肥、用药3至5天后,牛小红会陪着农户下地查看施用效果,“看是否发生药害需要处理,取土样用显微镜看是否还有病菌、测土壤pH值是否正常。”
尽管不再靠种粮挣钱,但为了更加了解产品,他承包了50亩地专门对农资产品进行试验,在他看来,试用效果好,卖着才放心。他还密切联系市县植保站、农技专家,积极参加培训班现场会,专家下乡就跟着跑跟着学,遇到问题随时请教。
2021年,牛小红农资门市部营业额达到400万元,销售种肥药各类农资700多吨,还为周边农户和客户提供农技指导和咨询服务。去冬今春以来,牛小红针对小麦促弱转壮需求提前增加化肥和各类农药储备,指导农户适时追肥、对症下药,有效推动了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措施在南贾镇的落实。
懂技术、善经营的庄稼汉
不管说起田管措施还是农机作业,西贾乡西彭村的翟战备都一清二楚。他创建领办的君强家庭农场冬小麦去年11月初才种下,得益于冬春田管措施得当,苗情明显好于该县其他同期播种地块。
1969年出生的他,是个踏实本分、扎根乡土的庄稼汉,平时喜欢钻研一些机械。近些年,他立足当地研发了小麦宽幅种肥同播机,能够将每行小麦均匀播种在15厘米幅宽内,每亩播种量从40斤降到15斤左右,亩产还能达到1200斤以上,每亩地可节本50元左右。他还无偿把这项技术转让给了当地农机企业,近两年已在全县推广应用。今年,他又自制了小麦镇压机,再配套使用小马力拖拉机,能够有效促壮控旺。
自己的日子过好了,还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翟战备组织周边农机大户共同开展生产托管,合理配套机具按照划片和作业组开展服务,实现“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减少机具转移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实现机手合作共赢。农户看到作业效果才付费,保证了作业质量,都愿意把土地托管。
翟战备还主动让出在机械化作业服务上省下的成本,负担起农机大户的机具保养费用,根据土地收成提高土地流转承包费,带动机手和农户共同增收,不断扩大托管服务面积。2019年,成立了农业服务公司,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县,年托管作业面积达7万亩。
田间地头的“微工厂”
邓庄镇邓庄村的栗焱刚是一位70后,以前常年在外做粮食贸易,2014年领办了泽阳粮食种植合作社。他勤动脑、善创新,围绕解决种植农户施肥问题成立化肥微工厂,把上市企业的生产车间搬到田间地头,在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
合作社实行农资统购,都选用成本较高的优质复合肥,却因为肥料配比固定,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为了少花钱、多打粮、多挣钱,栗焱刚琢磨不如自己来配肥。“在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后,2017年,我引进建设了云天化智能化肥微工厂和测土配肥设备,主要生产小麦肥、玉米肥、药材肥等,实现因地施肥,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也为农户节本增效。”他说。
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栗焱刚还制订出了一套测土配肥服务模式,确保肥料配方准确、分发到位。通过广泛开设村级网店负责采集土样、公示配方和下单收货,农户直接从村级网店提货施肥。这样农户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农户不信任微工厂的测土配肥技术,产品服务没人买账。为此合作社进村入户搞营销,紧抓愿意“吃螃蟹”的农户搞示范,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服务,经过一年努力,示范农户大获丰收,合作社的测土配肥服务也打开了市场。
截至去年,微工厂的化肥产品年销量达500吨,辐射多半个襄汾县,村级网店50余个,配方肥也成了农户的放心肥。去冬今春,栗焱刚针对冬小麦苗情加强了化肥储备和供应,有效保障了周边农户的农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