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让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

朱 隽    2022-03-18 11:38:03    人民日报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千方百计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们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多得利,才能不断稳住我国粮食生产的好形势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放眼大江南北,旋耕机在沃野里翻起层层新泥,插秧机在田野间栽下行行新绿,农民们在阡陌间来回奔忙,春耕备耕一派大忙景象。

农业农村部提出,今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6亿亩,确保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确保大豆油料种植面积稳定增加。春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这一仗能否打好打赢,关系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今年的春季农业生产并不容易。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冀鲁豫陕晋5省冬小麦晚播面积1.1亿亩,占冬小麦总面积的1/3。冬前调度显示,这5省一、二类苗占比比往年低20个百分点以上。小麦促弱转壮,需要更为精细的麦田管理技术、需要增加杀虫追肥等投入,种粮农民对于政策扶持、科技支持需求强烈。

可喜的是,好政策春风化雨,硬科技保障有力:扩大种植收入等保险覆盖范围、实行农资补贴;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手把手教授增施返青肥、“一喷三防”技术,一系列政策措施接连出台,农民春耕生产信心强了、底气足了,种粮积极性提高了。最新农情调度数据显示,各地苗情明显改善。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我国粮食产量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这个高台阶之上,离不开优势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应用,更离不开亿万农民的辛勤耕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把由2亿多农户构成的粮食安全坚强基石夯得实之又实,千方百计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们种粮不吃亏、有钱挣,而且尽可能多得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稳住我国粮食生产的好形势,将14亿多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是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好这道必答题,要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从政策供给上,继续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等。从经营方式上,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提高种粮综合效益,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如今,互联网铺在“田埂上”,无人机变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呈现出不少新特点。实现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还需要适应粮食生产从“积累量”到“提升质”的新转变,满足人们消费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新需求,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来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多渠道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更多肩挑“金扁担”的新农民,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种粮,把“米袋子”装得更满,让“米袋子”成色更足。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让农民增收和粮食丰收同步,让丰收的农民获得真金白银的回报,稳住他们的生产预期,我们才能更有信心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面规范村级组织岗位设置
下一篇:村庄环境美 村民腰包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