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黑龙江省海伦市东风镇仁东村的温室大棚成了十里八乡大棚种植户绕不开的话题,因为这里不种蔬菜,养了一棚棚的“虾兵蟹将”,效益还远远高于种菜。
近日,记者走进养“虾兵蟹将”的大棚,暖洋洋的大棚内,只见一只只河蟹举起双螯,一只只小龙虾张牙舞爪……
原来,大棚里“种”的是河蟹、小龙虾。
仁东村党支部书记曲伟君说:“我们村是个脱贫村,前年对上争取国投项目资金,又自筹了24万元,建设了4栋温室养殖大棚和12栋钢骨架大棚。去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种植棚室蔬菜。在生产中,大家感到发展棚室蔬菜太大众化,没特色。乡村振兴得有特色产业支撑,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去年6月中旬,曲伟君和镇里包村干部谭洪伟通过考察发现小龙虾是个宝。“水产网箱养殖项目易操作、效益高。特别是小龙虾生长周期在两个月左右,对环境、温度要求不高,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效益还好。”曲伟君决定尝试引进养殖小龙虾,当即定制了4个108平方米的专业养殖网箱和1000斤小龙虾虾苗。
带着小龙虾虾苗和养殖网箱运回村里的那天,村民们都不看好曲伟君的做法。
“村民就当你面说,在咱这养小龙虾这不开玩笑嘛。”曲伟君说。
只有包村干部谭洪伟是他的坚定支持者。
“曲伟君这人脑袋够灵,干事准成。”谭洪伟说。他的支持更体现在行动上:做起了技术员。养殖当中遇到问题,他就及时和江苏养殖基地沟通,摸索总结养殖经验,引进的1000斤小龙虾成活率95%以上。
在曲伟君和谭洪伟的细心呵护下,小龙虾快速地生长着。
转眼之间,3个月过去了,收获的季节到了。
去年9月末,小龙虾个头大的长到了10厘米左右,当地的水产经销商纷纷上门求购。
“38元一斤,不讲价。”曲伟君货硬气、人更硬气。两批卖出了2500多斤,收入近10万元,还剩500多斤个头小的没有出售,大家一算账,先期投入的成本都收回来了。
大获成功。曲伟君棚室“种”小龙虾这条路走通了。
“这一栋大棚,如果种蔬菜,一年两季,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而‘种’这些‘虾兵蟹将’则可种四季,每季可纯收入2万元。”曲伟君掰着手指算了起来,“这不明摆着的事么。”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务工的38户脱贫户挣得更多了,平均一户一年挣了5000多元。
首批小龙虾养殖取得圆满成功,坚定了村里发展水产特色养殖的信心。
曲伟君又开始琢磨了。小龙虾能成功,河蟹也应该问题不大,去年10月,他联系了在辽宁盘锦做水产生意的同学,引进了500斤幼蟹苗。
第一批蟹苗是每斤12元进的,3个月后,这些螃蟹长到3两左右。3两左右的市场价每斤45元,2两的每斤30元,元旦前销售一空,纯收入两万多元。
小龙虾的适宜生长温度是15-25摄氏度,河蟹是15-20摄氏度。为了让这些“虾兵蟹将”住上暖屋子,曲伟君也是煞费苦心。
“看,我这节能锅炉也安上了,地热管线刚盘完不久,这温度正好适合这些‘虾兵蟹将’。”曲伟君说,在温室大棚里,网箱底部安装地热养殖河蟹和小龙虾,打破了东北冬季温室大棚单一的生产模式,也是仁东村的一个大胆尝试。
锅炉里,炉火正旺。网箱内,红红的小龙虾正在畅游。
“这就把冬季水产养殖温度低的问题解决了。”曲伟君说。
“大棚里养小龙虾养殖面积太小,也就小打小闹。”有了信心的曲伟君又有了想法,“我要建一个两万平方米的龙虾越冬池,一个2000平方米的养殖基地,两万平方米的夏季水稻龙虾养殖池。”
曲伟君说干就干,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已经请来了省城设计院的专家,帮他设计龙虾池。
“我先打个样,然后让全村人都参与进来,都能挣到钱。”曲伟君说。
村里已经有村民跃跃欲试了。曲伟君认准的事,他们放心。
节能锅炉里炉火旺,“虾兵蟹将”在水中畅游。
曲伟君的眼神中满是坚毅和憧憬。(岳海兴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