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5个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其中以菌菇产业为特色的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和金山区廊下镇勇敢村同时入选。过去两年两个村实现逆势高速增长,村里的“菇”事肯定不少。近日,记者走进这两个新晋的特色产业亿元村,聆听“菇”事,寻找“致富经”。
亿元村“菇”事背后
产业从无到有、做大做强的故事是改革开放后长三角一带乡村发展历程中少不了的情节,宝山区罗店镇天平村的“菇”事,是其中之一。
上海是中国菌菇工厂化栽培理念推广的旗帜、实践的标杆。2000年,上海开始力推工厂化菌菇栽培理念,有着12年菌菇生产贸易经验的黄国标选定天平村作为菌菇事业的新起点,目标直指工厂化。
因为决策层意见不统一,工厂化菌菇事业很长时间里没有起色,直到2008年,宝山区发力新农村建设,黄国标和他的上海永大菌业有限公司迎来了时代契机,工厂化菌菇栽培项目快速落地。从此以后,黄国标和他的团队开启了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并实现本土化发展壮大的征程。
“2020年公司经营额首次超过亿元,达到1.2亿元,去年经营额为1.5亿元。”黄国标说,未来还有继续高速增长的潜力。
通过多年科技攻关,永大菌业突破了木腐菌草腐化,通过增加基质料秸秆的配方比例,不仅消化了宝山区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还解决了木腐菌原材料紧缺的难题。所有这一切,都为永大菌业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天平村菌菇特色产业的未来前途光明。
勇敢村的“菇”事和天平村不同。菌菇是廊下镇的传统产业,去年年底,廊下蘑菇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这个过程中,勇敢村的“菇”事起起伏伏,先后经历了粗放式、标准化和工厂化蘑菇栽培的产业发展道路。
2018年,廊下镇开展食用菌企业帮扶菌菇栽培农户转型做大做强廊下蘑菇产业的行动,在廊下镇政府和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帮扶下,勇敢村8家蘑菇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原料、技术、加工、销售、价格、品牌统一的经营模式,8家蘑菇专业合作社一跃而成为江南草菇菌企业化生产规模第一的成员,搭上了双孢菇品类附加值最高的品牌“联中1号”的高速发展列车。
一致看好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
“从地产双孢菇来讲,‘联中1号’品牌双孢菇在上海市场占有率超过97%,从上海市场总的需求量讲,‘联中1号’品牌的占有率不到20%,提升产能满足上海市场需求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林根说。
据陈林根介绍,合作社已经基本完成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预计今年5月投产,到那时,“联中1号”品牌双孢菇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另外,陈林根已经着手准备草菇菌基质原料的出口业务,确保合作社跟上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市场形势。
和陈林根不同,黄国标已经构建了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企业经营格局。2020年,永大菌业在美国加州的两个食用菌基地开始运营……
去年,继永大菌业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1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后,培植出的优质产品舞茸上榜2021中国优质农产品秋季榜单,永大菌业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经营成色可见一斑。
振兴乡村头部品牌实至名归
近日,上海大学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所的“上海十大乡村振兴头部品牌(涉农民企)创建模式研究”课题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企业自主报名,专家根据农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模型打分,遴选出了上海涉农民企十大乡村振兴头部品牌,永大菌业“珍菇园”品牌和“联中”品牌双双入选。
为什么同是菌菇行业的“珍菇园”品牌和“联中”品牌能够同时入选?“这个课题是针对引领乡村振兴农业企业品牌的创建模式实证研究,为中国农业企业做强提供品牌建设智慧和经验的同时,品牌引领乡村振兴的成色是重要考量因素。”上海大学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所执行所长朱明原道出原委。
勇敢村党总支书记何叶华告诉记者,2019年勇敢村菌菇产值3000万元,而2021年就达到了1.12亿元,增速之快得益于联中以品牌统一为核心标志的帮扶。
记者还了解到,在帮扶勇敢村的基础上,联中为金山区85个经济薄弱村的村集体资金开源,总计高达1.648亿元的资金投入联中,年返利息高达6.2%。
那么,在近郊工业化城镇化高度发达的乡村,永大“珍菇园”品牌发挥了怎样的引领作用?
“永大在助力天平村和周边镇村振兴方面全面展示了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硬实力,企业就是村镇的金名片,企业又是绿色发展的代言人。”天平村党总支书记严云龙说,天平村是近郊农业大村,也是宝山区乡村振兴示范村,永大的作用有目共睹,特别是在塑造乡村形象和高质量绿色发展这两个方面。
过去几年,永大菌业消化吸收了宝山区绝大部分乡村的农业废弃物和森林绿化废弃物,成为上海各涉农区竞相学习的样板;2021年,永大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2021年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和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企业,企业和黄国标个人被评为上海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黄国标还被推选为宝山区农业产业发展联合会会长。这些荣誉,是永大菌业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奋斗出来的,在宝山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的时代,永大“珍菇园”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农业科创价值。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