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草莓甜,日子火。
“咱们高原上的草莓个头大、味道好,这个时候正是上市的好季节,春节期间前来采摘的人不少,我们这里可热闹了。”立春时节,高原上的天气依然寒冷,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赵木川村“黄河彩蓝”现代生态产业园的温室大棚里却暖意融融。
基地负责人张英福俯身摘下一颗又大又红的草莓,眉眼笑开了。伴着扑鼻而来的果香,张英福高兴地说:“靠着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这些温室大棚里种上了草莓、蔬菜,去年还首次尝试种植了灵芝,产业旺起来,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富起来。”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青海乡村已逐渐破茧化蝶,呈现出新的面貌——特色大棚里果蔬丰收,既带动了村民致富,又振奋了村民的精神;旧房改造兜底保障,屋里敞亮,村民心里更敞亮;直播带农货生意红火,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吸引了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各展所长……广袤田野上正升腾起新的希望,“田园景、山水韵、乡愁味、多彩业、共奔富”的美丽画卷正从远景走向现实。
示范引领,让农牧区更有看头
“现在口袋里有钱了,干啥事都能挺起身板来,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青海省祁连县白杨沟村农家乐老板马军说。
马军的底气来源于村子不断向上向好的发展。这几年,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坐落在卓尔山脚下的白杨沟村着实“火”了一把。
多年前,白杨沟村还是另一副模样:因基础设施不完善、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捧着金碗饿肚子”。近年来,随着白杨沟村成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村党支部抓住“党建立村、产业强村、旅游富村”发展契机,通过强班子、拓产业、树乡风等一系列举措,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注入活力,村民迈上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快车道。
白杨沟村的振兴之路仅仅是全省乡村振兴“浪花”中的其中一朵。
曾经“养在深闺人不知”的村落变成了示范引领的标杆,这些有名气、叫得响的示范村不仅蹚出了一条高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还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湟中县阳坡村、岗岔村,互助县班彦村、卓扎滩村,尖扎县德吉村,贵南县塔秀村,格尔木市长江源村,海晏县东达村,祁连县白杨沟村,玉树市相古村,甘德县岗龙村,都兰县查查香卡农场……放眼全省,一朵朵乡村振兴之花,在高原大地竞相绽放。
据青海省委农办秘书处负责人介绍,针对全省农牧区区域差异较大的特点,省委高标定位抓试点,提出不同地区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工作,争取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成果,四年立标杆。2018年至今,在全省102个村(场)开展了各类示范试点,省财政安排5.8亿元专项资金,各市州统筹安排建设资金近20亿元,用于支持示范试点村(场)建设,一批高原新村初绽新颜。
2021年,全面展开乡村振兴工作,在示范试点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确定了海南州共和县等15个县(市)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西宁市大通县等10个县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确定一批重点帮扶村,形成有示范试点,有重点帮扶,举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形成全新局面。
产业发展,让农牧民更有奔头
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城中心地段的商业步行街上,有一家岗龙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土特产品销售商店,货架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酸奶、曲拉、牦牛奶酒以及各种畜产品和手工艺品。
“这是早晨刚送的牦牛鲜奶。”“这是我们合作社新出的牦牛奶酒,口感很好,可以试试……”28岁的卓玛是这家店的销售,这个身形消瘦,留着马尾的藏族姑娘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向顾客介绍产品。
几年前,卓玛家里没有牛羊,没有草山,是甘德县岗龙乡岗龙村的贫困户。2010年,她在村里的合作社打零工,去年起,她们一家搬到县城,她在门店做销售。“在这里上班不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能顾上家,我非常满意。”卓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知足。
“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藏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乡村振兴试点中,果洛州的日谢模式、岗龙模式、直却模式等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优势,使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在产业振兴中大放异彩。”省委农办秘书处负责人介绍,青海省绝大多数是牧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牧区产业振兴的必由之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将越来越宽,牧民群众的腰包也会越来越鼓。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在产业发展中,传统产业大放异彩,新兴产业也成了农牧区产业发展的“重头戏”。
尖扎县康阳镇城上村立足资源禀赋,实施“城之上·花千谷”主题旅游扶贫产业,打造“吃、喝、游、住”一体化乡村旅游;争取外援资金115万元,修复56栋温棚及配套设施,引进公司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果蔬种植产业,探索“农业+”新业态。
乐都区峰堆乡上一村以电子商务为突破点,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了村级电商平台销售农畜副产品,探索“线上+线下”的创新模式。
产业旺,乡村兴。青海省各示范试点村(场)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发展定位。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以各种方式引进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成为本村农牧民群众稳定增收的支柱。
集聚人才,让农牧区更有活力
“书记,今年核桃大丰收,可我们村地处山窝窝,核桃运不出去,卖不到市场上,那大家伙儿这一年就白辛苦了!”去年秋天,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牙什尕镇塘沙一村的核桃喜获丰收,可碍于地理位置闭塞,又无专业的销售平台,丰收的核桃陷入了销售难的境地。
听到村民们的“难心”事,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驻塘沙一村第一书记赵廷鹏急在心上。他带着青皮核桃到派驻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单位的支持,当日,省税务局就订购了5300斤核桃,全省税务系统预订核桃超过两万斤,消费额达到6万元以上。
这是驻村工作队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幕。
“以前我们种当归用的是老办法,现在用的是新技术。”青海省湟源县巴燕乡西岭台村的巴燕宝缘家庭农场负责人李丙花告诉记者,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她掌握了当归的育苗技术,如今已培育出适合本地栽种的当归苗,抽薹率大大降低,不仅提高了当归品质,也节省成本、降低损耗。
从老办法到新技术,从对农业一知半解,到如今的种植大户,成为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农民,李丙花的底气,来源于刻苦的钻研和系统的培训。
这是本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
乡村振兴,人才要先行;科技支撑、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青海省万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讲,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政策措施更加深入人心;万名干部走进课堂,学习培训,提升能力,为振兴措施落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1000多名大学生走上服务村社和乡村振兴的岗位,鼓励返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返乡创业人员也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员。青海省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牧区返乡创业,成为本村产业、文化发展的带头人,实现优秀人才从乡村流出再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设立林业草原管护、卫生保洁和大学生服务公益岗位,服务村级各项事务,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