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娃妈知道guka是什么吗”“简简单单咕卡,获得平价快乐”……“咕卡”是个新词,有网友说“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新的社交密码”,“已经从盲盒手中接过了潮流的风向标”。你知道咕卡吗?
“咕卡”是韩文中的“贴卡”的音译,即用贴纸等装饰一张小卡片。从最开始装饰明星卡片,到在国内文创圈渐成风潮,如今的“咕卡”圈中诞生了一大批“咕勇者”,而“卡”也已不再是“咕”的唯一对象。咕盘、咕扇、咕砖,咕手机壳、咕书包、咕CD光盘,“贴纸贴满屋,万物皆可咕”,“咕卡”的边界被不断扩充。
相较一度“现象级”流行的盲盒,咕卡可能没那么火,它的火可能还停留在人们发出“啥是咕卡”的初步阶段。搜索网站的数据显示,咕卡的搜索量自今年初就一路走高,至今仍在持续增长,搜索峰值甚至反复超过盲盒;而社交平台的数据显示,咕卡的热度又远远低于盲盒。前者的飘高标注着人们对咕卡的好奇,而后者则揭示出人们的好奇并未继续发展——点到为止、不求甚解。
谁是咕卡的拥趸?或许是越来越年轻的身影。“还有人不知道咕卡盘是什么东西,就让我这个10后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看见别家在玩,孩子说要,就买了”。正是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口相咕”,推动了咕卡的流行和圈层的扩容,使其成为网络内容创作的流行题材。咕卡沉浸式制作、咕卡教程、咕卡直播间,内容创作者们在教学、分享和种草中成为了“圈层偶像”、收获“同道”好友,从中可以观察到咕卡衍生出的社交属性。对于咕卡的兴趣和投入让创作者们赢得了来自同好的鼓励、认同以及自我收获感,并激励出了更多的展示欲望,网线两头的双向互动也逐渐热烈。从这个意义上讲,咕卡就像是QQ秀一般,让玩家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也延伸出更广泛的社交触角。不过,对于未成年人,咕卡还需防沉迷、防攀比,家长和老师都有必要了解、重视起来,做好孩子们的引导。
有人说,咕卡的主流受众从最初的90后发展到目前的10后,玩家明显变年轻了;也有人说,是10后带火了咕卡文化,让更多人以丰富多样的方式参与这场流行盛宴。从“治愈强迫症”的撕贴纸膜到“沉浸式咕卡体验”的amsr,咕卡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直呼“解压”中下沉到生活的碎片化时间。但这“新潮流”的主角却是“旧相识”,唤起了许多成年人“一板贴纸贴天下” 的童年记忆。“原来咕到文具盒上,铁的那种”“以前都是咕手上,有时还会咕头上,最高兴的时候还能咕爸爸妈妈脑袋上”“这咕盘也太小了,我小时候整个世界都是我的盘”……就此来看,咕卡潮流的背后不仅是人们对于碎片化时间的打发,也蕴含着一种穿越时光而来的情愫:陌生的名头,熟悉的“老酒”,如今对咕卡的着迷未尝不是一种对童年的回忆?
真如所说,“咕卡”风潮,偷偷赚麻了吗?有商家估算,店里的热卖款月销量多达6万件。然而,这不少的销量中,却涌动着低附加值产品的“成长烦恼”和盗版的潜在风波。贴纸作为咕卡的核心产品,透明砖、蝴蝶结、蕾丝这类的经典样式都差不多,一些厂家之间基本只能靠压价来引流、获客;另一方面,随着版权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识别和抵制盗版。可见,咕卡这本生意经在当今语境下并不好念。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向原创、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延伸产品价值链,也许能为这本难解的生意经提供破题之法。比如,有的原创设计者选择先在粉丝群里投票、众筹等,让受众品味把关在前。提供更合口的产品,也降低试错成本,类似举动可谓有益尝试。
某种程度上说,咕卡是人们表达和创作的一种形式。无论是新潮追逐,抑或记忆考古,“咕卡”背后蕴含的巨大诠释空间正等待被挖掘,这种留白也呼唤着市场更丰沛的想象力。
这正是:
咕卡咕盘咕世界,揭切捏叠欣然贴。
旧识再领新风尚,经营答案正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