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空气质量怎样提升?报告建议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寇江泽    2022-12-30 10:23:13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如何协同推进碳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近日发布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2)》报告指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同根同源,要以能源结构深度清洁转型为根本,以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为重点,推动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50余位大气科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制了这一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4.8%,PM2.5年均浓度达标的城市数量上升到238个。全国城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 为1.3%,比2015年下降1.8个百分点,重污染期间PM2.5浓度大幅下降。

“随着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持续下降,但距离美丽中国的目标、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报告召集人雷宇说,仍有约 100 个城市 PM2.5 年均浓度未能达标,50 个城市臭氧年评价浓度不能达标,“PM2.5仍然是最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臭氧对我国空气质量影响排第二位。”

随着污染治理的深入,污染物减排空间逐渐收窄,通过末端治理来减排,难度日益增大。2020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专家指出,“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入新动能。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持续调整,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8%;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降至56%;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2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

报告显示,2015—2020年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仅105个城实现了PM2.5年均浓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协同下降,17个城市两者均呈现升高态势。“大多数城市PM2.5 浓度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未能实现协同下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亟需在城市层面进一步推进。”雷宇表示。

“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消费刚性增长,仍是推动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和影响空气质量的核心因素。”雷宇说,要以能源结构深度清洁转型为根本,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专家建议,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扭转偏重的产业结构,稳妥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同时持续推进非电行业、柴油机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治理工作,努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增长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报告指出,通过实施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我国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基础上,全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当前水平下降三分之一以上,推动全国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微克/立方米,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可提升至80%以上。进一步以碳中和目标为牵引推动能源深度低碳转型,至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PM2.5年均浓度将下降至10微克/立方米。

这一报告的编写由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共同发起,能源基金会支持。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是由清洁空气政策相关领域具备较强实力的学术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成的交流合作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十元管饱”,东北盒饭里吃出平实生活味道 | 睡前聊一会儿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新冠病毒感染将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