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随着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上海除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医疗机构、学校(含托幼机构)等特殊场所外,不再要求查验“随申码”等健康码,不再扫“场所码”(含“数字哨兵”);不少商超卖场开始装点门面,文旅企业纷纷制定“振兴计划”……尽管街面上仍未恢复热闹,但是不断优化的疫情防控举措,提振着消费复苏的信心。
与此同时,疫情防控也面临新的挑战——“阳”的人数忽然多起来,医疗服务能否跟得上?这也是当下上海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十条优化措施发布后,上海紧跟政策步伐,把工作重心投向医疗救治储备和基层力量夯实,加快充实医疗资源力量,维护正常就医秩序,全力确保一方平安。防疫措施主动调整,优化举措不断出台,需要平稳有序地衔接过渡。此次,对照新十条提出的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的12条“上海做法”,获得国家层面认可并为全国各地提供参考借鉴,缓解了公众对医疗资源挤兑的担忧。
上海主动应战的措施较细较实,得益于大上海保卫战中积攒的宝贵经验,更离不开多年来构建的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基层社区医疗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提出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为更多老年人提供疫苗接种便利等举措,及时而必要。上海做足随时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对于容易出现“破防”的重点保障领域,主动跨前、筑牢防护墙,努力做到忙而不乱、累而不疲。
面对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政府主动服务,居民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才能形成共识和合力,筑牢守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坚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