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量降低脆弱人群重症化风险,上海正奋力夯实分级分类诊疗基础。
12月18日下午,在上海市卫健委组织的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大江东工作室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教授以“重视高危因素识别和早期干预治疗”为主题的授课,分析如何遏制重症患者数量和降低患者死亡率。他认为,疫情防控的主要目标就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危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建立人群中有效的免疫屏障,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密切关注何时达峰,尽早识别重症化患者
“打法不一样了!我们不能以老的思维来应对新形势,那就难以打赢这场仗。” 胡必杰直言不讳,“目前的任务是尽快在人群中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尽早回归3年以前的状态。”“这个阶段会比较痛苦,开放后感染人数激增,如何有效遏制重症数量和降低死亡率非常关键。”
他的话,让人想起17日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虞涛在培训会上表述,体现了高度共识,“新十条以来,防疫重心已经从前期的防感染,转向防重症、防死亡,战略方向改变了!”
新形势下,如何防止医疗资源挤兑?胡必杰认为:一方面,要密切关注25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疫情何时达峰,第一波感染何时结束,这直接关乎医疗资源是否有挤兑风险。另一方面,要向基层医疗普及,如何尽早识别重症化患者。
阻断重症化,分型、救治多措并举
胡必杰教授认为,防重症的关键一步,是加强基层医生鉴别重症的能力。他提请基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第九版等已达共识的救治知识储备,即重视高危因素识别和早期干预治疗,争取在早期阶段鉴别出重症风险患者,及早干预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他提醒,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新冠核酸阳性+肺部病灶,并不一定就是新冠普通型或重型症状,要特别小心耽误原有的基础疾病救治。要注意肺炎的鉴别诊断和病因治疗:
——新冠肺炎轻型表现需与其他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相鉴别;
——要将新冠肺炎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其他已知病毒性肺炎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鉴别区别,对疑似病例采取快速抗原检测、多重PCR核酸检测等方法,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进行检测;
——还要与非感染性疾病,如血管炎、皮肌炎和机化性肺炎等鉴别;
——儿童患者出现皮疹、黏膜损害时,需与川崎病鉴别;
——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应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胡必杰从今年上半年大上海保卫战以及三年来的救治经验总结发现,“阻断轻型变普通型、普通型变重型、重型变危重型,完全可以做得到!”首先要重视分型,快速识别重型/危重型:大于60岁的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者、肥胖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重度吸烟者,感染后就应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他提了几个建议,第一,保护高龄和脆弱人群,提升疫苗接种率,避免或推迟感染。第二,避免医疗资源挤兑,无症状感染及轻型感染居家隔离治疗,还要保护医护人员战斗力;早期识别重症化人群,要高度警觉缺氧等信号。第三,要进行重症救治力量的升级和扩容。
谈及阻止新冠感染重症化的重要干预方法,他推荐从八方面入手:即糖皮质激素、积极抗凝、早期抗病毒治疗、俯卧位呼吸、氧疗、免疫调节、营养、内环境维护,睡眠和心理干预和中医中药治疗。
他强调,隔离治疗期间,心理安抚也很重要。
希望医护人员少感染、慢感染,室外转运时“大白”可以不穿
“在百姓最需要的时候,医护人员作为一个整体,绝不能倒下。当下,医务人员需要延缓感染,避免感染波峰与普通老百姓部分重叠。”胡必杰表示,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至防重症,各级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责任重大,要保护他们的战斗力,尽量少感染、慢感染。
他还呼吁医护人员轻装上阵,“最有效的防护用品就是N95口罩,若担心溅射,可配备面罩。”
“在室外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可以脱掉‘大白’了,意义不大,也能避免加重百姓恐慌情绪。”他建议,除个别环境外,将医护个人防护化繁为简,能降低劳动强度,避免免疫力下降。
但医护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应有的防护,应当抓紧时间完成疫苗接种,保持医疗环境通风和定期消毒。“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一个科室所有工作人员同时都脱下口罩,尤其在就餐时段。”
一旦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要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返岗。但对于一些年纪大且有基础疾病的医务人员,返岗条件要适当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