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上线的消费券可以打包点心、给车加油,还可以购买黄金商品;在深圳,主要针对电子和家用电器的购置补贴活动,最高能给市民补贴销售价格的15%;在武汉,投放家电家具消费券1000万元……最近,各地促进消费的“红包雨”诚意满满,在惠民生的同时提振了市场信心。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以来,为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进一步为拉动消费、繁荣市场明确了重点、注入了动力。
促进消费的策略很多、效果不一,发放消费券被证实是快速刺激消费和助力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回暖的有效方式。广州在今年5月的首轮促消费中,累计投放6.07亿元政府消费券,撬动消费交易35.81亿元,“乘数效应”明显,甚至在一周内消费金额和比数环比分别增长了17.35%、13.49%。面对世纪疫情的冲击,各地持续开展消费券发放活动,靠真金白银唤醒城市的“烟火气”。接下来,还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下好消费券“红包雨”。
下好消费券“红包雨”,关键要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一方面,消费券是公共财政让利于民、让利于企之举,宝贵的资金要让到位、让到刀刃上,积极促进绿色消费、线上消费等,从而拉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要聚焦高质量消费,坚决防治“收券涨价”“用券歧视”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乱象,坚决打击倒卖消费券的“黄牛党”。因此,消费券“红包雨”并不是简单的“买买买”,而要在撬动消费、促进经济回暖过程中,切实转化为发展质量和民生福祉的“红利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意愿越强劲,生产动能越澎湃,就业才能越稳定、收入才能不断提高。据统计,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拉动GDP增长5.3个百分点。尽管受疫情短期冲击,今年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购物方式网络化趋势进一步强化,消费市场发展韧性将持续显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我们要不断完善消费券等各类促进消费的政策手段,加强消费、投资、金融、财税等调控措施的协调配合和支撑保障,共同促进助企纾困和就业、收入改善。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在促进消费上积极作为,着力提振起市场各方面信心。把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个战略资源充分用好,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抓住岁末年初消费反弹窗口期,我们一定能够稳住消费基本盘,实现2023年经济“开门稳”,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再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