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学术机构颁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下调至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以新标准估算,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将由2.45亿增至近5亿。此前,我国采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推荐意见,一直延续140/90 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处于80~89mmHg/130~139mmHg时不被判定为高血压,属于正常高值。“新指南”在医学界引发争议,也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
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否做了调整?国家卫健委日前回应: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
国家卫健委指出,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疾病。我国不断加大高血压防治工作力度,以高危人群为重点推进健康管理,推动防控关口前移。经过多年努力,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水平持续提高,防治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我国将继续做好高血压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加强高危人群和患者的健康管理,有效减少由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