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海公布最新经济数据,大江东工作室梳理出两个关键词:
首先,“降幅收窄”——
前三季度,上海GDP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3个百分点。总体上看,上海已走出谷底,开启反弹。
细分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税收收入同比下降8.8%,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降幅由上半年-11.3%收窄至-2.2%。前三季度投资累计下降8.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365.8亿元,同比降幅从上半年-25.5%收窄至-5.1%……
第二个关键词:“月月正增长”,这主要体现在第三季度的7、8、9月——
外贸进出口连续三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第三季度,上海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4041.2亿元,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下半年以来,上海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逐月回升,7至9月同比分别增长2%、12.1%和23.4%……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介绍,今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开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弹、持续恢复”的V型反转走势。三季度以来,上海经济加快恢复,主要指标表现好于预期,市场预期逐步改善,发展信心不断增强,跑出了经济恢复重振的加速度。
新兴产业引领增长,投资信心层层传导
走过疫情和酷暑,上海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上海的V形经济走势呈现以下特点:
工业恢复势头明显,新动能加快成长——
“前三季度我们公司的经营也经历了V形反弹。”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张镇奎说,“疫情最严重时,我们有很多订单来不及交付。但下半年,在产业链复苏的带动下,在新能源细分市场我们的订单却翻番了。”
各项数据表明,上海的工业生产正快速反弹。尤其是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积极扩产增能。前三季度,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10.2%,增速提高9.8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引领增长,势头明显。前三季度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7.2%,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上升至42.5%,比重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和智能手机产量快速增长,增速分别达到69.2%、61.3%和55.0%。
外贸、投资加快增长,信心和预期层层传导——
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保持城市核心功能正常运转。第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6%,前三季度累计增长5.6%。汽车、手机、新能源等引领出口增长。中欧班列“上海号”开通运行一周年,班列国际线路增至9条,累计开行50列、总货重3.7万吨。
1-8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163亿美元,同比增长8.4%。前三季度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365.8亿元,同比降幅从上半年-25.5%收窄至-5.1%;其中9月份完成投资251.7亿元,投资量创单月新高。第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线上、线下消费共同增长。
“仔细分析上海各项经济数据会发现,上海经济的V形走势,不仅有量的提升,也有质的改善,例如新兴产业、高科技领域、高附加值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说。
宏观政策叠加精准施策,各行各业开足马力、恢复生产
上海经济快速反弹的原因很多,阮青表示,首先得益于国家稳经济政策效应和国家战略引领作用持续显现。
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出台了稳经济33项一揽子政策措施和19项接续政策措施。上海于3月底、5月底、9月底先后制定出台抗疫助企“21条”、经济恢复重振“50条”、稳增长“22条”三轮政策,以政策措施的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持续释放政策的乘数效应、撬动效应和综合效应。
“由于疫情冲击,园区建筑成本、养护费用等运营资金压力很大。”上海海昌海洋公园财务部门负责人说,“没想到2.2亿元留抵退税这么快可以到账,基本涵盖了园区3个月的运营成本。”
据测算,上海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已为企业减负1177.6亿元。此外,国有房屋减免租金已落实124.8亿元,6-8月减免水电气费用超过33亿元。目前三轮政策叠加实施,已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400亿元,预计全年超过3000亿元。
同时,国家战略引领效应持续显现。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全力打造,前三季度浦东新区经济增速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以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快车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加快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力度加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跑出加速度,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税收分别同比增长42.6%、35%和28.2%。
另一个原因,得益于上海市委、市政府稳增长工作有力有效。
针对疫情冲击疫情,上海市政府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全力推进稳增长目标和工作任务,举办“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五五购物节”等活动,依托重大活动强化招商工作,积极营造消费热点,提振投资信心。
各类市场主体勇于克服困难,加快恢复生产。面对困难挑战,各类企业全力复工复产复市,抢抓订单,开足马力生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夯实了全市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
美妆日用消费品行业受影响冲击很大,但是各企业加速复工复产,大多数企业快速恢复增长。近日公布的上海家化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美妆护肤品类表现亮眼,各品牌在细分领域获得显著增长,其中,旗下品牌佰草集在抖音平台增长超过1000%,在京东平台同比增长57%。
同时,上海各级领导干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切实帮助各类市场主体解决实际问题。
9月份,全市日均新设企业2112家,同比增长8.2%,全市企业总数达271.7万家。前三季度,上海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6家、外资研发中心17家,累计分别达877家和523家。
上扬势头不减:“上海只是时间损失而非能力丧失”
此时的快速反弹是上海多年的耕耘埋下的伏笔。近年来,上海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释放新动能,对经济恢复重振产生积极作用。
“总体看,疫情冲击是短期和阶段性的,主要是时间损失而非能力丧失,资金、技术、人才、营商环境等优势没有改变,这是上海经济疫后恢复的底气所在。”阮青说。
“新赛道”“新空间”“新动能”是上海加快培育新产业的三个高频词。前三季度,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9%。城市数字化转型引领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1%。
上海市统计局执法处处长王泽华提到,上海的城市核心功能韧性足,不断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以高水平改革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经济加速重振带动下,上海民生工作持续改善。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岗位44万个、完成全年目标的80%,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472元,同比增长1%。截至9月底,上海3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1.5亿元,占全年计划的93.2%。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历史性完成,一批零星旧改项目加快启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建设筹措,前三季度完成15.8万套(间),占全年目标的91.6%。
“上海经济加快重振、实现V型反转走势,既说明前期国家和上海市层面推出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取得成效,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进一步增强,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权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