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你们,我的老父亲才能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前段时间,患者家属将一面锦旗送到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病医学部派驻第四医学中心心内科,向该科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前不久,98岁的离休抗战老兵孙文信感到心脏非常难受,浑身上下没有力气。心内科张春红医生经过检查,发现老人的心跳固定在了每分钟58次。原来是早些年植入的心脏永久起搏器的电池耗尽了电量,如果不及时处理,老人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凭着丰厚的临床经验,张春红团队认为孙文信老人的起搏器电池消耗快,起搏电极功能不良,需重新植入电极。如果再次原部位植入传统起搏器将会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老人已经非常消瘦,还有慢阻肺、肺大泡等病史,皮肤软、薄、弹性差,很可能会出现术后伤口不愈合、感染、气胸、血胸等严重并发症。原本并不鲜见的手术,此刻变得异常凶险、复杂。
本着为军服务的宗旨,经过反复查房讨论,该科张丽伟主任制订了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诊疗方案。她还将病情向卫勤部保健办、伤病员管理科、医学工程室等部门汇报,大家鼎力支持、团结协作,为实施手术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
考虑到老人的特殊情况,心内科护理团队根据诊疗方案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护士长宋艳杰多次在病床前指导护理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介绍围手术期的相关知识,减轻了孙文信老人的心理负担。
孙文信老人的手术在局麻状态下进行,股静脉穿刺、放置鞘管,再将起搏器通过递送系统植入到右室间隔部,术中参数测试、牵拉试验满意,植入成功。术后密切监护生命体征,观察术区情况。4小时后,孙文信老人就能自由活动,没有任何并发症和不适。
据了解,这是心内科首次成功为近百岁老人植入该型起搏器,此次手术的成功有效拓展了无导线起搏的适应人群,将为更多的患有心动过缓的老年人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选择。张丽伟主任介绍,起搏器是治疗心动过缓的一线手段,该技术问世以来,已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国际新技术,无导线、无囊袋,体积只有胶囊大小,重量不到2克,仅需微创手术即可植入,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它同时还拥有超强电池续航能力,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稳定的动能。
为高龄老人成功实施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是该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不忘初心使命、牢记为军服务宗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的缩影。经过多年发展,该科在“难治性心力衰竭”综合治疗上形成诊疗特色,在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各类缓慢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植入、各类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等方面拥有丰富的救治经验。近五年来,该科完成介入手术5000余例,为官兵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