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关注“一老一幼”,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通过各种有效举措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让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待,也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牵挂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制定实施《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印发《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事关老幼的法律政策日趋完善,有力促进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指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并对“一老一小”服务项目提出了量化指标。一次次规划部署,一个个进步突破,见证着我国养老托育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人民群众对于养老托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日益旺盛。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老年人口将以年均约1000万人的规模持续增长;据测算,目前约有35%的婴幼儿家庭存在入托需求,但入托率仅为5.5%左右,托位供给还存在较大缺口。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两年养老托育服务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只有切实帮扶养老托育服务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养老托育服务需求。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房租减免、税费减免、社会保险、金融、防疫等支持措施。积极回应市场关切,“真金白银”助企纾困,让相关市场主体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切实提升。
从长远看,织密“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还有利于培育和发展经济新动能。据预测,“十四五”时期老年群体消费持续迸发,将逐步形成万亿级大市场;托育方面还需要新增托位450万个,带动的投资和消费规模均超过千亿元。群众需求就是发展契机。加快补齐供给总量不足、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不高、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等短板,努力为群众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服务,在解决广大家庭养老育儿难题的同时,更能带动就业、刺激消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重庆依托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置便民助餐点,支持区县政府建设示范性、综合性托育服务中心;山西从城镇农村互补、政府社会共建、事业产业同步等多个维度统筹谋划,明确要提升养老托育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养老托育业态融合发展、提升养老托育产品服务质量……补短板、增供给、优服务,各地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正越织越密。不断提升养老托育服务质量和水平,将庞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我们定能推动养老托育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一老一幼”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