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浙十年”——浙江何以成为“人口赢家”?

顾春 窦瀚洋    2022-09-01 09:59:38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城西路二十号工作室

用一句时髦话讲,全国“抢人大赛”中,浙江“赢麻了”。

年初,2021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布:2021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65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2万人,据全国首位。

浙江省的常住人口已连续多年增长。从2011年末到2021年末,常住人口由5463万增长到6540万,多了一千万!这部分人口增量,主要来自于外来人口流入。

现在,全国所有城市都明白一个道理:人口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石,影响城市兴衰、决定城市未来。

人口聚,城市兴。源源不断的人流向浙江,这着实令人羡慕。

人们好奇,人不断聚向浙江,背后的关键是什么?

“人随产业走”,经济发达是支撑

来浙江的,基本是“年轻人”。2020年有1618.65万人从省外流入浙江,16-59岁人口为1411.35万人,占总量的87.19%。大量年轻人到来,为同样受老龄化困扰的浙江带来了勃勃生机。

“人随产业走”。以劳动年龄人口流入为主,可见人们愿意来浙江,首先因为这里发达的民营经济,为外来者提供了大量工作岗位。

人才流入方面,杭州多年来不仅是浙江龙头,更连续蝉联“全国第一”。2021年,杭州市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8.3万人,人才净流入量全国第一。

现在,浙江的第二大城市宁波也成了外来者青睐的城市:浙江省统计局官网发布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系列分析中,2020年,在448.33万宁波流动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达313.27万人,同时,宁波仅有17.36万人向省外流出,落差巨大。

经济体量大——全市共120.76万户各类市场主体、全国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被当地人称为“小乐惠”的舒适人居环境,共同形成了“宁波引力”。

不仅是杭州、宁波。浙江“魅力圈”持续扩大:2019、2020年,浙江所有地市实现人才尽流入;近期上海社科院发布了一份“长三角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在长三角40个地级市中,有17个城市为人口净流入城市,浙江省11个地市占了9个。“浙里”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昨天上午,“中国这十年·浙江”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杭州举行,省委书记袁家军亮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发展蝶变的“成绩单”:浙江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万亿级台阶、突破7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元;“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取得重大成效,数字经济增加值和核心产业增加值2016年以来实现双倍增,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8.6%、居全国省区第一。

浙江“青眼”,并不只投向高端人才。义乌是最具热气腾腾创业氛围的传奇城市,依托浩如烟海的小商品城,从“中国网店第一村”青岩刘村、到“创业者培训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草根青年创业传奇在这里不断闪现。

在义乌,河南娃子宋光辉的故事家喻户晓。起初他以开摩的为生,在小商品城周边接五块钱一单的业务。慢慢地,他试着“触电”开淘宝店,在线上,他每天跟客户唠嗑:“你是怎么找到我的店铺的?你对产品价格和质量满意不满意?”在线下,他在大卖场门口摆摊调研,路人回答一个问题,送两个压缩袋。不断取得反馈,不断调整经营,两三年后就成为淘宝压缩袋最大卖家。再然后,他把直营店开到国外,在抖音上26天卖出1亿支中性笔……有人说,宋光辉的“草根传奇”,只有在神奇的义乌土地才能发生。

有理想的创业者,请来浙江!

在这里,城市、产业和人才,相互成就。

全域大花园:浙江山水无处不美

外来者愿意留下,关键三要素:就业充分,配套齐全,环境宜人。这三点,浙江恰恰都拿了高分。

2021年全国旅行社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浙江高据榜首。无论城乡,浙江保持接待高标准:支付方便,风景优美。内蒙古大学生小李毕业就来杭州求职,她说:“大二时到浙江旅游,留下很深印象,环境优美,生活方便,很有安全感,因此特别希望能到这里工作生活。”

从垃圾集中治理,到千万工程,到五水共治,再到美丽乡村建设,浙江“一张蓝图绘到底”,环境治理、城乡统筹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里生态环境没的挑:漫步西湖,湖水清澈见底,鸳鸯、水鸭知道游客友善,大摇大摆根本不避人;闲时登山,偏僻处也设置路灯,上面的数字标签方便遇到险情时呼救;石头砌成的古道,周末有义工来自发维修。2020年,浙江境内断面水质考核3类水以上达9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6年居中国省区首位。

现在浙江提出,在农村建设中,要注重突出地域特色、尽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显现出浙江农村的“天生丽质”。海边的石头小村,水乡的咿呀摇船,山区的青苔古道……越来越多县市开始全域景区化建设,“到哪里都像进入大花园”。

嘉兴湘家荡农业数字化工厂承建运营单位——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商务部经理耿维彬就深有感触:“浙江是创业好地方,城乡统筹充分后,农业、农村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很多网友说,到浙江工作后,总能有“获得感”。

“如何证明我是我”?围绕一张小小身份证,申领、遗失、补办……身在异乡,麻烦不少。

2019年,杭州推出“居民网上身份证”,无需带证,所有身份证明“刷脸可办”;

再改革,出入境证件、换领身份证的照片,居民用手机端“浙里拍”能拍摄上传;

2021年,绍兴办出了长三角第一张新生儿落户“跨省通办”居民户口簿,这名安徽娃娃的父母感动地说,不必专门跑回老家上户口了……

移动支付、互联网医院率先在浙江落地,跨境电商、新零售、共享经济夺人眼球。从芯片到工业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再到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今天,数字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增长主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浙江人心里,“数字化走在全国前列”不是一句空洞说法,浙江老百姓在数字化改革中持续受益。出门只需带一个手机就能完成支付,点点手机里的“浙里办”,全省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

人文友善:“最具安全感”名不虚传

疫情来袭,浙江最早推出随行码,方便工作、出行;

点外卖前,先在线上点击“阳光厨房”,后厨环境一目了然;

更不必提“智慧天网”遍布城乡,“数字法治”平台上海量信息不断刷新。

去年底,浙江12地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市、区),总数居全国第一。

2021年,浙江群众安全感达到99.19%。

除了硬件,还有文化。

浙江人文历史悠长。更难能可贵的是,浙江把文化内化于心,“有礼”品牌到处唱响,“人文友善”让外来者融入更加顺畅。

2019年,一则“95后快递小哥获评高层次人才获百万房补”震惊世人。快递小哥李庆恒来自安徽,他业务精通,2019年拿到了浙江省快递职业竞赛的第一名后,被评为杭州高层次人才,获得高额房补。

这在浙江,不算怪事。

细细体会,十几年前,浙江对外来人口的官方称呼,就从“外来人口”改为“新浙江人”,称呼转变背后,是管理思路转变:从“管理”变成“服务”。

从发放居住证,到孩子公平入学到社保医保接轨,现在浙江研究起草《“扩中”“提低”行动方案》中,不但重点关注技术工人、科研人员、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高素质农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9类群体,还将形成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综合保障等,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浙江人、新浙江人携手前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台州市财政局局长陈玲萍介绍:“今年底,台州将先实现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学位供给100%,做到与户籍人口子女教育保障一样、待遇一样;外来老人,实现全市“低保低边”中的失能、半失能、高龄老年人助餐配餐全覆盖。”

今年暑假,台州市路桥区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孩子开设了游戏、航模、唱歌、美术等近百堂课程

管好“一老一小”的诚意,是实实在在的“浙江温暖”。

美丽、富饶、温暖。“浙十年”的精彩,汇总成了“浙江引力”,让人们不断聚向浙江。

人才聚,浙江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廊桥看“浙”里|景宁护关桥:深山古村里的文化地标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