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专家:高质量推进数据法治实验室建设,培育高素质数据法治人才

张静旖    2022-08-29 10:41:24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近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高质量建设数据法治实验室研讨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召开。来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多位实务专家出席会议。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数据法治实验室主任时建中主持专家咨询委员会聘任仪式,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致辞并为数据法治实验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马怀德在致辞中对数据法治学科和实验室建设提出要求:一是立足数字时代的学术前沿,搭建学科交叉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实验手段,推进法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二是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突破传统社会科学研究的固有观念和体系,推进数字法学学理研究与数字中国法治实践的良性互动;三是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充分发挥法学学科优势和特色,为数字中国和法治中国战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数据法治人才。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在讲话中指出,数据法治实验室应始终坚持专业化、实体化、开放性的特征,不断推动科研组织方式变革、促进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创新、培育和支撑新的学科和学术增长点。他表示,数据法治实验室的未来发展应紧密对接法治实践需求,明确建设方向,提升服务能力;要瞄准法学前沿,推进学科调查和方法创新;坚持共建共享,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在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高质量建设数据法治实验室研讨会上,专家围绕如何高质量建设数据法治实验室进行交流研讨。与会学者和专家委员认为,数据法治实验室是数字技术与法学交叉的新型实验室,是数字化时代法治建设和法学研究、法治人才培养的驱动机制。数据法治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着眼数字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解决我国数字时代的重大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问题,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在总结发言时指出,高质量建设数据法治实验室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迭代升级的时代需要,是融入数字时代、建设数字中国、营造开放健康安全数字生态的有益尝试。中国政法大学将全力推进数据法学实验室和数据法学学科建设,创新法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形式,积极服务国家数字化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数据运用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政府管理等领域产生的法律问题,探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之路,为有效回应数字时代和重大法学理论、法治实践问题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据悉,“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实验室”于2021年11月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实验室成立以来,积极参与数字经济领域的法治建设。跨多学科的数据法治实验室专家咨询委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景汉朝、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胡云腾、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竞争政策与大数据中心主任付宏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程志强等11位法律及信息技术专家组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廊桥看“浙”里|景宁护关桥:深山古村里的文化地标
下一篇:“浙十年”——浙江何以成为“人口赢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