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24.3%,连年位列全国首位;平均每8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基地,达世界领先水平……上海因此被誉为科普资源富集地和科普工作高地。每年的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科普都是重要考量项——科研人员的榜样,同时也是科普达人,为公众打开科学知识大门,为青少年点亮科学梦想。
且看大江东工作室采写的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中,赵敏、樊春海、彭慧胜的科普故事。
赵敏:心灵“摆渡人”,以健康科普攻克“网瘾”“毒瘾”
炫酷的动画、轻松的配乐、扎实的知识,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一段3分15秒的科普短视频《疫情危机时期,警惕成瘾偷袭您》敲响警钟——居家隔离避开了病毒,但游戏“成瘾”却偷袭而来。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敏是短视频策划者。居家网课期间,多名沉迷游戏的学生就诊,严重者成绩一落千丈。“与其在下游挽救落水者,不如去上游呼吁人们不要落水。”赵敏意识到,预防未成年人游戏成瘾刻不容缓。
作为推广科学戒毒方法的先行者、实践者和推广者,赵敏长期致力于物质、毒品成瘾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领衔制定吸毒成瘾认定规程及标准,创建了上海第一条自愿戒毒热线和第一个戒毒康复网站。还在国内首次建立具有循证依据的、针对苯丙胺成瘾患者的多维度“WARM干预模式”,在社区戒毒康复体系中推广应用,有效降低成瘾行为的复发及相应的社会风险;她设计的预防复吸心理训练方法,使复吸率下降20%。
1999年博士毕业后,赵敏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引领物质依赖与成瘾学科建设。女性患者叶雄从1991年始因吸毒花光积蓄、变卖家产。10年后,叶雄被送进上海女子戒毒所并数十次出入自愿戒毒所,她想戒毒,可多次尝试均失败。
赵敏建议她做一名禁毒志愿者。“在帮助他人中帮助自己,摆渡他人的同时也救赎自己”。2005年,经由赵敏的治疗方案,叶雄完成戒断,并加入禁毒社工志愿者行列,接听禁毒电话,看到自己帮助过的人一个个戒掉毒品,回归正常生活,更坚定助人自救、远离毒品的决心。
面对一个个被毒瘾、游戏成瘾、赌博成瘾困住的患者,赵敏更加笃信科普的急迫性。她倡导“防胜于治”的成瘾预防理念,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心理健康科普难点在于如何让公众接受并改变认知与行为”,简单易懂的小技巧更有效,“面对压力,我们会教大家做深呼吸等放松心理技巧”。
赵敏的科普丰富多元,有讲座、义诊、科普文章,也有短视频、微电影、微课。针对游戏成瘾易发的青少年,她编订了一套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方案,多次对青少年团体辅导,提升学生成瘾知识知晓率,个人和家庭保护因素也表现出增加趋势。
樊春海:科普和科研一样,需要一代代传承
2022年暑假的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春海正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给交大上千名教职工子女“交小苗”上一堂生动的科普课,讲解专业的免疫学知识,教孩子们给新冠病毒“画个像”。
科普是樊春海科研之外最重要的活动。自打当选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理事长,他频频现身全市的科普大讲堂,还通过自己的学术网络邀请专家院士为公众做科普。“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光做科研不够,还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樊春海的科研主要围绕DNA展开,他带领团队基于核酸分子自组装、逻辑编程、材料复合、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等技术,构建核酸分子机器与纳米机器人,为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检测和诊疗提供全新智能工具。在上海交通大学支持下,他以新落成的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基地,建设“框架核酸设计与纳米医学诊疗”实验室。
45岁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这位上海第一个“70后”院士,在 《自然》等杂志发表论文500余篇,引用5万余次,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这些年,樊春海坚持从繁忙的科研中抽时间,参与各种科普活动,把实验室科学带给公众,让更多人认知科学、爱上科学。
“口罩到底能不能挡住病毒?”在疫情暴发之初,这一防疫常识遭到欧美一些微生物学家的否定,他们认为病毒粒径只有十几纳米,远远小于口罩的孔径。
“他们忽视了一个基本常识,在空气中新冠病毒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飞沫等之上,以聚集体方式存在,超过口罩防护材料孔径。口罩能像滤网一样拦下大部分病毒。科普是一项多学科交叉、融会贯通的工作,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在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院士专家科学诠释者指导团发起组织的第一期“海上科普讲坛”上,科学家通俗易懂地回答了公众疑问。
每周六的“海上科普讲坛”已开到第10期。樊春海说,许多院士、教授级专家都乐意做科普,但找不到渠道;一些单位邀请专家做科普,可听众才几十人,“受众面窄,也浪费了专家资源”。
3月1日,《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施行,上海科普协会院士专家科学诠释者指导团应运而生,樊春海任执行团长。指导团由50余位院士、200多位各界专家组成,堪称“最强大脑”。“云讲坛”听众从第一期的100人左右增长至1.5万人,“受众面一下子打开了”。
“科普是一种传承,需要靠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樊春海说。
彭慧胜:以科学教育召唤灵魂,永远做一个好奇的小学生
“科学就像巧克力,好玩而且好吃。”接受集体采访时,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彭慧胜讲授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电池、显示器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公众觉得近乎科幻,彭教授带领团队,通过15年科研攻关,真的做出来了。去年,彭慧胜团队的成果两次登上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前不久,该团队柔性显示织物及其智能集成系统研究成果获评“2021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潜心攻关世界级难题,也总能从科研中挤出时间做科普。无论学术报告、科普讲座还是接受媒体采访,彭慧胜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解析高分子材料世界的复杂原理,分享科研思路。他在上海科技馆开设过多次科普讲座,也应邀在多地开展类似活动,帮助民众了解科学,也熏陶出未来的“科学家”。
2008年,彭慧胜辞去美国某国家实验室工作,回到母校复旦大学任教。他给自己和科研团队定了三个“1”的目标:1 个重要科学发现,诞生10 个系列产品,培养100 名优秀人才。他认为,科研人员要设立一个远大的科学目标,但科研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这些年,彭慧胜团队研发出3个创新性系列产品,培养了26名教授或副教授。博士后曾凯雯是近期驻扎实验室的团队成员之一,这两年潜心攻关某种高性能的全新材料。由于这项工作前期探索时间较长,他在博士后阶段的论文产出并不高。能坚持在“无人区”啃硬骨头,离不开导师鼓励。“彭老师给我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帮我解决后顾之忧,但从来没给我设定发论文指标,让我专心致志把精力投在科研上”。
在彭慧胜眼里,育人、科普和科研一样重要。2019年,他出版了《读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一书。从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如何选导师,到科研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再到就业发展,回答了科研各阶段的困惑,用他的科研心路历程告诉学子们,“研究生是在学习创造知识”,而不是盲目追随、复制。
他希望自己能做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还有很多科研目标尚未实现,在科学面前,永远做一个好奇的小学生,不要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