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日本、德国的汽车大量进口中国。如今,中国研发、制造的汽车开始出口海外。尤其是近年来势头正劲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大受青睐。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企业出口150.9万辆,同比增长50.6%。其中,新能源汽车是重要增长点。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4万辆,同比增长37.6%。
这些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都卖到哪儿去了?
欧洲市场占比逐渐提高。海妹发现,今年以来,不少中国车企纷纷布局欧洲。年初,小鹏汽车宣布正式进军欧洲市场。8月,比亚迪和长城汽车都宣布新能源车进入欧洲国家市场。上汽、东风、一汽、吉利等老牌中国制造商也正在欧洲市场发力。不久前,红旗纯电豪华SUV E-HS9在挪威交付量突破1000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海妹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中,西欧市场占34%。其中,比利时是上半年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
出口版图不断扩大。8月2日,长城汽车与汽车零售商英之杰集团正式成为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右舵车市场。海妹了解到,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右舵车已在泰国市场进行布局,未来还将登陆英国、澳大利亚、南非、马来西亚等市场,逐步实现全球右舵车市场的全覆盖。截至8月,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和出租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今年计划进一步开拓中东、非洲、欧洲和亚太市场,后续还将开拓北美市场。
传统汽车强国成为重要出口市场。近日,比亚迪宣布进入德国、瑞典市场,首批车辆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此前,比亚迪日本分公司宣布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过去,日本、德国等传统汽车强国的车辆大量进口中国,受到中国消费者青睐。如今,随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更多优势,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开始向这些传统汽车强国出口。
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啥青睐中国新能源汽车?
自身硬实力上去了——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海妹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增长是产业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近10年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中国车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产品外观、质量,还是研发、生产能力,都能够满足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
在疫情影响以及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缺“芯”少“电”困扰的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逐渐显现。成熟的工业制造能力,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体系,保证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生产,并在全球市场上具备了成本优势。崔东树分析,从供给端看,目前全球仍面临芯片、电池供应不足等困扰,致使欧、美、日本等汽车产能缩减,而中国车企在芯片保供方面做得比较好,填补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供给不足的缺口,因此获得了巨大增量。
欧洲新能源市场空间大——
海妹翻阅资料发现,2021年挪威共销售17.62万辆汽车,其中65%为电动汽车,同比增长11%。德国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1万辆,同比增长72.7%。崔东树分析,欧洲作为新能源汽车消费一大市场,本土品牌转型较缓慢,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良好契机。
近年来,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补贴力度、降低进口关税等优惠政策,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新空间。挪威对纯电动汽车购买者免征购置税和进口税,准许消费者免缴25%的增值税,并给予路权等配套政策支持。德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可享受最高9000欧元的补贴。荷兰、丹麦、瑞典等国也陆续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扶持力度。
综合来看,中国拥有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车企也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同时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仍有望释放增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有望保持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