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央气象台连续第6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连续28天发布高温预警,南方多地仍处于高温状态。国家气候中心17日发布监测评估结果显示,综合考虑高温热浪事件的平均强度、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
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12省高温日数超30天
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2013年的62天);35℃以上覆盖1680站、37℃以上覆盖1426站,均为历史第二多,但40℃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高温极值站数262站,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
夏季以来(6月1日至8月15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12.0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华北南部、华东大部、华中、华南东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及新疆大部、内蒙古西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在20天以上,新疆中东部、内蒙古西北部、河南南部、湖北大部、安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中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等12个省份超过30天。
夏季以来,豫苏皖浙鄂赣黔川陕新10省(区)高温日数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湘鲁甘宁云沪6省(区、市)为历史同期第2多,闽渝为第3多。
全国共914个国家气象站(占全国总站数37.7%)日最高气温达到极端高温事件标准,河北、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湖北竹山(44.6℃),重庆北碚(44.5℃)、奉节(44.4℃)、巫溪(44.0℃),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云南盐津(44.0℃)日最高气温达44℃及以上。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8月17—26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等地仍有持续性高温天气,累计高温日数可达7—10天;上述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8℃,局地可超过40℃。综合研判,我国此次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的持续时间将会继续延长,综合强度将进一步增强。
长江流域出现气象干旱状态,城市用电需求激增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长江流域已出现气象干旱状态。
8月15日、16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安排部署长江流域近期干旱防御应对工作,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和洞庭湖“四水”、鄱阳湖“五河”水库群为下游补水。据统计,8月1日至15日,长江委统筹抗旱用水和高温保供电需求,调度流域控制性水库群有序向中下游地区补水约53亿立方米。
16日,长江委发布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向长江中下游补水,控制库水位21日不低于146米。据测算,16日至21日期间,通过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接续为三峡水库补水,长江上游水库群将向中下游补水约10亿立方米。
气象监测显示,安徽中南部、河南南部、陕西中南部、甘肃中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存在轻度土壤缺墒,部分地区农业干旱初步显现。
农业农村部近日紧急下发通知加强部署,同时派出25个包省包片联系工作组和12个科技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份和受高温干旱影响重点地区,指导关键措施落实。
8月15日,中国气象局印发《关于做好秋粮作物高温干旱气象服务的通知》,要求把做好秋粮作物高温干旱气象服务作为当前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任务,从加强监测预警、直通式服务、病虫害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业务指导交流等方面强化保秋粮丰收气象服务。《通知》提出,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沟通会商,联合发布高温热害、农业干旱等风险预警,并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分析建议。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协助农业农村部门开展技术防控。及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加强研判,适时调度国家高性能增雨飞机跨区开展联合增雨作业。
在城市地区,用电需求激增是持续高温所引发的最显著的影响之一。高温下空调等电器使用频率大幅提高,对能源保供影响较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1日至14日,全国统调电厂日均耗煤81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5%;其中,8月3日耗煤849万吨,创历史新高。
气象专家提醒,未来一周,南方高温状态持续,有关地区需科学调度和配置水电资源,做好能源保供;做好卫生防疫和防暑降温措施,降低热射病发生风险;注意用电用火安全,防范城镇和森林火灾。同时,气象干旱较为严重区域应进行及时灌溉,采取以水调温、叶面喷肥等措施,减轻高温干旱对农林作物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