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老廊桥和香菇有什么关系?
在被誉为“廊桥之乡”“香菇之城”的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有座廊桥不同寻常。
身在庆元县东部大峡谷里,层峦叠嶂,绝壁天悬。兰溪桥水库似沧海遗珠,镶嵌于白云青山之间。山林之中,还有一条碧水荡漾的松源河缓缓流淌,穿行其间。远远望去,苍山碧水中,名为“兰溪”的廊桥屹立在源溪支流上。
“相传兰溪人游历庆元,见此地群峰拱揖四水归堂,是风水宝地,遂将其父偷葬于此,故将此地命名为兰溪。明万历年间,邑人谢子隆、吴丰等募建。”清光绪三年《庆元县志》如此记载。
另一则传说,不仅让这座桥披上了传奇色彩,也让香菇和兰溪桥的关系意蕴悠长。
相传很久以前,庆元一位香菇客在兰溪落难,被人逼债,走投无路,巧遇一位兰溪富商,香菇客便向兰溪商人求助借款,商人则索要抵押合同。香菇客家中并无财产,便将应岭尾一截青溪潭作良田抵押给商人,躲过了大难一场。
几年后,合同到期却不见还钱,商人跑到青溪潭一看,并无良田,但见潭中有彩锦浮泛。商人认定这是一块风水宝地,迅速将祖上骸骨包裹掷入潭中,彩锦裹骨而沉,兰溪商人也发了财。
“风水宝地发财已足矣。”当香菇客向商人还钱时,商人云淡风轻。香菇客便将这笔钱造了座廊桥,名曰“兰溪桥”。
回望前世今生,这座桥似乎不简单。
据记载,兰溪桥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建,是全国现存明代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廊桥,后因原址在下游“兰溪桥水库”储水区内,兰溪桥按原貌迁建于大堡乡西洋村西洋殿旁。整座桥全长48.13米,面宽5米,净跨36.8米,拱高9.8米,2013年为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引桥的石台阶漫步,路过粉白八字的马头墙,拱坡桥面的鹅卵石墁铺其间,中轴还嵌着一道条石。进入观音兜粉墙的拱券门之后,一条深邃而幽静的桥廊映入眼帘。除了坐落其间的十九间廊屋,桥两侧还鳞叠铺钉着三层风雨板。风雨板上,扇型、桃型、花瓶型的各式小窗,不仅与窗外风景相映成趣,也象征着善良、长寿、平安。
它的技术更不简单——兰溪桥的木拱架很牢固,技术构建在同类廊桥中绝无仅有。
除了具备一般木拱桥稳固重心,均衡受力的优点之外,兰溪桥处处体现着古人的匠心智慧和精益求精。其中最为特色的,是桥拱骨与横枋木的铆接部位,工匠完全是根据桥的净跨和矢高以及桥面宽窄,结合每根桥苗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实际数据,准确设定每对大小牛头所固定的位置、角度以及标准规格,以接纳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榫铆和榫肩,不仅更加美观,还大大增强了木拱架的支承荷载。
结构上无缝衔接之外,更是古桥与古殿的珠联璧合。
800多年前,庆元县百山祖镇龙岩村人吴三,发明了“剁花法”“惊蕈术”等一系列制菇工艺。而后,菇农沿用着其发明的选场、做樯、剁花到遮衣、开衣、惊蕈等人工栽培香菇的技法,做起了香菇生意。在兰溪桥北面那座雪白粉墙的西洋殿里,供奉的正是被当地人称为“菇神”的吴三公。
菇民戏、菇山话、菇神庙会、香菇功夫……几百年来,庆元菇民与香菇相生相伴,形成了等丰富多彩的香菇文化。背井离乡的菇民,跋涉他地,经过兰溪桥时却要走进西洋殿祭拜吴三公。如今,不仅每年春秋祭和迎神等大祭时,食用菌界专家学者和各地菇民会于此共同祭拜香菇始祖吴三公,当地还搞起了香菇节。
“祭拜当天,大家依次从兰溪桥走过,按照传统习俗,敬上高香、敬献花篮、乐舞告祭,满载着感恩之情,承载着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以最质朴的方式祈福纳祥。”庆元县香菇节主委会相关负责人刘伟说。
从先民吴三公发明剁花法种植香菇技艺开始,香菇早已融入了庆元发展的血脉,成为百姓生计的根本保障。现在,庆元县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源于这一产业,从业人员7万余人,食用菌生产规模1.23亿袋,食用菌产量9.87万吨(鲜),总产值40亿元。
“伊昔庆元菇农典地,兰溪义士舍钱又弃冈。遂建兰溪桥以戴德,铭感恩心而流芳。此恩情暖,为天下双。故曰以恩为水,以德为梁。水流上善,固似金汤。以此济民则民富,兴国则国强也。”今人苏绍康所作《庆元兰溪桥赋》说的恰如其分。
穿越历史的尘埃,屹立在松源溪上的兰溪桥,见证着岁月变迁和香菇文化的传承,而它与香菇的故事,就像桥下那不断的溪水一样,还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