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条“关于外卖员是个聋哑人”的帖子广为传播。一位网友认为聋哑骑手在短信交流中语气不好的小小抱怨,意外收到了很多善意解释,原博主随后表示能够理解与体谅。相关话题一度登上热搜并引发关于“聋哑人士语序和表达不一样”“听障人士没有语气概念”等讨论。
通过手机打字交流原本就难以准确传达语气,尤其对于习惯手语表达的听障人士而言,用汉字准确传达语态、情绪等信息更显不易。必须看到,汉语和手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如果说汉语通过有声语言及表意文字等传达思想,那么手语主要根据视觉规律“遣词造句”。从语序上说,汉语的“我想回家”在手语里的顺序是家、回、我想,“没有吃饭”在手语里是吃饭、没有,主谓、动宾、疑问等不一样的使用习惯,使得一些初学汉语的听障人士以手语语序使用汉字词汇,旁人看起来难免觉得有些颠三倒四。
从语气上说,汉语通过听觉表现语气,抑或通过汉字里的吧、啊、哇等语气词传递情绪,而听障人士主要依靠视觉上的表情状态来传达感情。正如一位手语老师分享的例子,汉语里的“是的”“是呢”“是啊”,听障人士打字往往就是一个“是”;汉语里让某人给自己东西,可能蕴含着商量、乞求、命令等多种意思,但听障人士在失去表情及语境时,或许只能孤零零地解读出“给我”二字。虚词的省略,容易给人造成表达生硬的误解。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表达习惯。能否熟练掌握其他语言,关键看熟悉程度。在我们身边,汉语其实类似很多听障人士的第二语言。经过正规系统的学习训练,确实有不少听障人士可以熟练读写。但对于他们而言,认知的形成必须经历更为坎坷的过程,掌握语言技能尤为不易。反观我们中的很多人,纵然耳聪目明,仍在为学习外语而挠头、为中国式英语的表达而苦恼。做一番换位思考,或许更能理解听障人士学习汉语的困难,更能理解直来直去式表达背后的隐情。
失去听力,不等于失去交流的权利。我国听力残疾者超过两千万人,由于特殊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关注不够等原因,一些听障人士仍然难与他人有效沟通。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隔着口罩无法读清唇语,更加剧了听障人士交流的困难。对于“无声骑手”而言,没法打电话与店家、顾客沟通,势必要付出更高的时间成本,而在“与时间赛跑”的工作中,速度慢了就可能被投诉。减少类似的委屈,让听障群体表达无碍,是让更多残障人士享有人生出彩舞台的题中之义。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快发展信息无障碍”。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信息无障碍旨在使所有人平等、方便、安全地获取、交互、使用信息。时下,一些外卖APP推出了听障人士专用版本,帮助骑手编辑常用语,并建议顾客进行文字沟通;有的平台优化路径规划,帮助残障骑手降低配送难度。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汉字、手语互译的聋听交流系统助力听障人士在办事、问诊、咨询等复杂场景中畅行无碍。这也说明:为更多听障人士装上顺风耳、传声筒,科技创新的作用不可小觑。
最好的无障碍设施,是意识无障碍、人心无障碍。在生活中,愿意关爱残障人士的是多数,但不了解他们具体痛点的人可能也为数不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此次关于听障人士是否有语气的讨论,是一次有益的科普,帮助人们走近这一群体,增加一份理解与体贴。必须看到,残障人士既不是被社会忽视的“隐形人”,也不是事事被包办的“大熊猫”。更好关爱他们,在设施建设、保证就业等方面夯基固本,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发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大家庭。
有人说:残障人士,不是不能,只是不便。石家庄外卖小哥刘钊坚信“不能说话,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每天比别人多跑几小时,一度登上城市单日配送榜第一名;90后听障女孩谭婷定期推出普法短视频,希望为更多人提供法律帮助;上海一家无声咖啡店里,聋人店员做咖啡、装饰壁画,为城市送去更多温暖与感动……他们以奋斗身姿跨越语言障碍,成为点亮“无声世界”的“星星之火”。学习他们自尊自信的品格,更要为他们创造自立自强的条件,才能让文明之风吹拂社会、让更多暖流滋润人心。
这正是:所思所想得互通,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