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VR眼镜就进入了“战斗环境”,戴上智能手套就能开展救护演练……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紧盯科技之变破解训练难题,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巧妙设计交互平台,搭建野战救护训练信息系统,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沉浸战场、实案救治的组训方法路子,有效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和野战救护技能。
“护士在战场上的快速心理适应能力关系着战救技能水平的发挥,这套野战救护训练信息系统起到了服务保证作用。”系统研发领衔者、该中心普通外科护士长郭艳艳介绍,她们团队针对护士在模拟真实战场环境中暴露出来的动作慌乱和救护效果欠佳等问题,围绕未来战争战场救护特点和技术运用特征,以心理训练全程融入为原则,运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电子捕捉器等新技术,创新开发出野战救护训练信息系统。在场景构建中,她们突出炮火打击、战损管控、火光硝烟、爆炸声响、严重战伤等战斗氛围营造,护士戴上VR眼镜就能在战场逼真环境中,通过智能手套开展旋压式止血带、包扎固定、伤员分类后送等战伤自救互救课目演练。与此同时,该系统的心理评估模块通过电极片与操作者连接,精准测量心率、血压等数值,实时评估掌握心理状态。运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成果制定针对性强的训练内容,能够在虚拟场景中适时引导,在现实训练中定向干预,确保护士时刻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和高昂战斗意志。
“借助先进手段深化科技强训,通过数据抓取、精准分析、科学施训,参训护士心理承受能力明显提升。”该中心领导介绍,经过训练的护士们能够从容应对各类伤情挑战,极大释放了战救效能。
前不久,该中心医务人员在演训任务中接受考核,护士们从容应对各种险难伤情,在颠簸和暗光条件下建立静脉通路、敌方火力覆盖区域内包扎止血等课目中勇猛顽强、救援得力,成绩总评为优。
据悉,野战救护训练信息系统具有仿真度高、使用便捷、易于操作的特点,兼具训练与考核功能,与传统训练相比在提高质效的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场地、经费、装备等成本,极具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