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近日推出融媒体作品《天空日记:3000多张照片记录8年蓝天之增》。石家庄摄影爱好者、77岁的王汝春老人的故事,冲上微博热搜,引起广泛关注。
网友们纷纷接力晒出家乡的蓝天,分享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的幸福感。在6月15日“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人民网正式启动“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持续至7月1日。
“不少亲戚朋友给我发来新闻报道链接,还在朋友圈分享。知道这个消息,我既高兴,又欣慰。”王汝春说,高兴的是“天空日记”登上了党报,冲上了热搜,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欣慰的是,不仅仅在石家庄,全国各地的蓝天白云都越来越多了。
王汝春告诉记者,“晒晒我的‘家乡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我不仅自己参加了,还招呼了不少影友参加。”
“以前这个文件夹叫‘追踪雾霾’,早改名为‘追踪蓝天’了”
从2014年元旦开始,王汝春坚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用相机拍摄同一片天空,记录当日天气状况,8年多来几乎从未间断。如今,他的“天空日记”里已积累了3000多张照片,直观记录着石家庄市的蓝天之增。
“2013年,石家庄的雾霾比较严重,天老是灰蒙蒙的,盼个晴天都很难。那一年,政府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就想,为什么不把石家庄的天空变化情况完整记录下来呢,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王汝春把想法化作行动,“2014年元旦开始,只要在家,我每天都会准时来到阳台上为天空拍写真。”
看似简单的拍摄,长年累月坚持下来并不容易。“要是我有事出门,就让老伴儿替我拍,两人都外出就让孩子帮着拍。”8年多来,除了家人生病等极特殊情况,王汝春的拍摄没有间断过,他也因此被称作“天空摄影师”。
拍完照片,王汝春还要登录河北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发布系统,查询核实当天天气情况,在挂历上记录空气质量等级、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等。
“根据实时空气质量指数,我把天气划分成优良天、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几个类别。”王汝春说。
每到月底,王汝春就把当月拍摄的照片存储在名为“追踪蓝天”的文件夹里,并一一标注每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和空气状况。
“以前这个文件夹叫‘追踪雾霾’,后来蓝天越来越多,我早把文件夹改名为‘追踪蓝天’了。”他说。
“以前污染严重时,别说远处,对面的楼都看不清。现在,照片里的灰蒙蒙越来越少,蓝色越来越显眼,远处的高楼都能拍得清清楚楚。”王汝春说。
王汝春说:“我把这些年拍摄的照片整合在一起,汇总制作成一张‘石家庄市空气质量变化图’,优良天放在上边,越来越多;污染天都在下边,越来越少。每月的空气质量怎么样?一看就知道。”
“天空日记,我会一直拍下去”
“看着这些年的天气照片,好天儿一年比一年多,真觉得很有意义。”老伴赵素贞,一直非常支持王汝春拍摄天空照片,也替他拍过一些。
监测数据显示,随着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去年石家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40天,比2013年增加197天,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退出“后十”。
蓝天越来越多的背后,是河北为大气污染防治付出的艰巨努力。近年来,河北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等重点任务:
全省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提前完成,粗钢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2亿吨以内,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成效明显;
累计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清洁取暖改造1296万多户;
推进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淘汰燃煤锅炉数万台;
综合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和扬尘污染,大力推进植树造林……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空气质量好转。
“实际上,保卫蓝天,每个人都能贡献自己的力量。”王汝春和家人坚持绿色出行,尽量少开车,多坐公交,节约用水、用电,“希望网友们把关注化作行动,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那些对环境不友好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但集合起来,不可估量。”
“现在虽然蓝天越来越多了,有时还是会有污染天,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期待‘天天蓝’早日成为现实。”王汝春说。
“天空日记,我会一直拍下去。”现在,王汝春除了按时拍天空,每天还和影友们一起到公园广场、大街小巷,拍摄居民们的幸福生活,“我想把这些照片做成一个电子相册,为石家庄留下新时代的幸福瞬间。”